[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提取食用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RNA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6182.4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姬丹丹;臧立华;祝德义;周茂娟;张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提取 食用菌 菌丝体 营养 生长 阶段 rn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提取食用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RNA的方法。
技术背景
食用菌不仅物美味鲜,而且低能量、低脂肪,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正在发展成为继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之外的第三类食品,即菌物性食品。此外,食用菌还是功能性多糖、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天然产物的来源之一,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治多种慢性病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因此,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常见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主要由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的固形物(木屑、棉籽壳、作物秸秆、中药渣)加入适量的辅料(麸皮或米糠)再与水配制而成。
近年来,尽管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国家对食用菌产业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但基础研究薄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研究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食用菌相关研究的需求。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限制,将极大地促进食用菌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制、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发育的调控机理、食用菌环境因子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食用菌鉴定与育种等领域的研究,而所有这些研究的基础便是从食用菌菌丝体中获取高质量的RNA。
常规的实验手段是从液体培养基中的菌丝体、PDA培养基表面的菌丝体或者食用菌的子实体中提取RNA,这些提取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然而,食用菌在栽培基质(木屑、棉籽壳、作物秸秆、中药渣)上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是整个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由于在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菌丝体和栽培基质紧密嵌合,无法将菌丝体从栽培基质上分离,造成了RNA提取困难、质量差,影响扩增。食用菌营养生长阶段RNA提取方法的缺失,导致整个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子机制数据链条的不完整,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建立高效、可靠的食用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RNA提取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从液体培养基中的菌丝体、PDA培养基表面的菌丝体或者食用菌的子实体中提取RNA的方法已有很多报道(Castanera R,Pérez G,Omarini A,et al.Transcriptional and enzymatic profiling of Pleurotus ostreatus laccase genes in submerged and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ultur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2,78(11):4037~4045.,Abdelazim A M,Afifi1&2M.Oyster mushroom(Pleurotus ostreatus)strain 238ameliorates the oxidative stress in STZ~induced diabetic mice[J].Life Science Journal,2013,10(3).,税丕容,郑晓冰,林俊芳,等.简便高质量的食用茵总RNA提取方法[J].食用菌学报,2008,15(1):32~41.)。但是有关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菌丝体和栽培基质紧密混合状态下提取RNA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食用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RNA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培养基质对RNA提取过程的干扰,具有RNA提取效率高、纯度高、不含PCR酶抑制剂等优点。
术语说明:
rpm:每分钟的转数,(revolutions per minute转数/分)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食用菌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RNA提取的方法,包括前处理阶段和提取阶段,其特征在于,前处理阶段包括下列步骤:
1)取一份布满菌丝体的培养基,粗研,置一洁净容器中;
2)加入适量的缓冲液I,至淹没过布满菌丝体的培养基,放置于恒温摇床,保持温度35~40℃,摇床转速100~150rpm摇动2~3h;
3)取步骤2)的溶液,3000~4000rpm低速离心10~15min;溶液分成沉淀和上清液,收集上清液;
4)步骤3)中剩余的沉淀,加入缓冲液II洗涤,3000~4000rpm低速离心10~15min,洗涤过程重复2~5次,取每次洗涤后的上清液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