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栅藻及其培养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3241.2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师文静;廖莎;王鹏翔;孙启梅;李晓姝;张霖;樊亚超;王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38;C12R1/8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栅藻 保藏 培养应用 无机硒 有机硒 富硒 培养液 中国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中心 自养条件 生物质 富含 耐受 藻株 光照 筛选 分类 转化 管理 | ||
1.一株富含有机硒的栅藻藻株HC-Y2,其分类命名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藻藻株HC-Y2,其特征在于:该藻株在显微镜下单个藻细胞为长圆形、圆柱形、卵形,由4-8个细胞的群体组成,群体细胞排列成一直线,群体两侧细胞的上下两端,各具1长或直或略弯曲的剌,剌长10-13微米;中间部分细胞的两端及两侧细胞的侧面游离部上,均无棘剌;4细胞的群体宽10-24微米,细胞宽3.5-6微米,长8-16微米,剌长10-13微米。
3.权利要求1所述栅藻藻株HC-Y2富集有机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藻株HC-Y2生长的BG11培养基,加入20-30mg/L的含硒化合物;
(2)将藻株HC-Y2的藻液接种到步骤(1)的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将步骤(2)培养的藻液接种到逐级提高含硒化合物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每次硒元素含量提高20-40mg/L,直至提高至100-200mg/L,获得富含有机硒的藻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BG11培养基中所添加的含硒化合物为硒酸盐或亚硒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硒酸盐为硒酸钠,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配制好的BG11培养基分装在50-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装液量为20-100mL,用透气膜封口,包上牛皮纸进行灭菌,在温度121℃,压力0.1MPa下灭菌20-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按藻液与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1:5接种,操作在无菌间进行,接种后将培养液摇匀,用透气膜包好;在22-32℃的恒温光照反应摇床中进行,光照强度为1000-5000Lux,光暗反应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摇床转速为80-160rpm,培养4-7天,获得活化的栅藻藻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采用逐级提高培养液含硒化合物含量的方式进行培养,每提高一次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96h,获得富含有机硒的藻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培养条件为在光照生物反应器中,在光照强度1500-10000Lux,PH值为5-10,温度为15-40℃下培养,培养8天以上进入稳定期,结束培养,收获藻细胞,即可得到富硒栅藻藻粉。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藻藻株HC-Y2在制备富硒栅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32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体内原位检测分析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成甲磺草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