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难选矿、复合矿和含铁废料分离还原铁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2318.0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唐竹胜;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竹胜 |
主分类号: | C22B1/242 | 分类号: | C22B1/242;C22B1/248;C22B1/16;B03C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蒲笃贤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从难 选矿 复合 废料 分离 还原 铁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难选矿、复合矿和含铁废料分离还原铁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钢产量国,2014年钢产量突破11.26亿吨(其中粗钢为8.2亿吨),年需要废钢2900(含DRI)多万吨,而我国还原铁(DRI)年产量仅不到60万吨。
我国是一个低贫难选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低贫呆矿占铁矿资源97%以上,目前无法综合利用,因此,我国富矿进口依赖程度为55%。另外,我国每年还有上亿吨的硫酸渣、铜渣、除尘灰、氧化铝赤泥等含铁废料产生。
如今,我国焦煤资源日益贫乏,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直接还原铁和非焦炼铁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及难选铁矿、尾渣等含铁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还原铁的产量及开发我国大量的低贫呆矿使其资源化迫在眉睫。
我国目前年生产的50~60万吨还原铁(DRI),主要是由200余条隧道窑法生产的。在我国,煤基隧道窑罐式法生产还原铁技术走过30多年的历史,其工艺技术比较稳定、成熟,小项目分布相对比较普遍。但因传统的煤基隧道窑罐式法,必须采用昂贵的耐火罐;同时具有能耗高;还原时间长;劳动力消耗高;产品质量低下等原因,造成生产成本高、销路不畅等实际问题。目前造成煤基隧道窑法还原铁生产停顿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从难选矿、复合矿和含铁废料还原分离获得高品位金属铁粉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难选矿、复合矿和含铁废料分离还原铁粉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难选矿、复合矿或含铁废料打磨成0~80目的矿粉,添加还原剂、助剂和粘结剂,所述矿粉、还原剂、助剂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64.0~78.0):(20~22):(0.5~13):(0.5~1.5),再添加粒度1~6mm、矿粉质量0~6%的石英砂或废耐火砖颗粒及长度5~20mm、矿粉重量3~8%的废钢屑,均匀混合;
(2)向步骤(1)的混合矿粉中喷洒矿粉质量3.5%~5.0%的水,将矿粉搅拌后,再压制成砖块,并在矿粉砖块表面喷涂一层1.0~2.0mm厚的耐火涂料层,在105~180℃的烘干窑内烘干3~5h,使砖块内水份≤0.5%;
(3)在窑车上平铺有8~10mm的煤粉或石灰粉或耐火涂料,将步骤(2)的砖块按10~20mm的间隔距离均匀摆放在窑车面上,进入窑炉,在980℃~1030℃温度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1.5~5.0h;
(4)将还原反应后的砖块出窑炉后,自然冷却到200℃以下,将砖块打磨至160~200目,进行湿式磁选,磁场强度为1800~3200Gs,得到TFe≥90%、ηFe≥93%、回收率≥93%的高品位金属铁粉产品,尾矿中TFe≤5.0%。
其中,所述的难选矿为赤铁矿、褐铁矿、鲕状赤铁矿、羚羊石铁矿或菱铁矿;所述的复合矿为钒钛磁铁矿、红土镍矿、硼铁矿或锰铁矿;所述的含铁废料为除尘污泥、硫酸渣、铅锌渣、铜渣、含六价铬铬渣或氧化铝赤泥。
所述的还原剂为煤碳粉,其成分按重量分数计为:其成分按重量分数计为:固定碳≥65%、挥发份≤15%、灰份≤20%、水份<3%、含硫量<0.5%;其灰熔点≥1150℃,加工后粒度为0~5mm。
所述的助剂按质量百分比由氧化钙粉35.0%、低熔点玻璃粉10.0%和氟化钙粉55.0%混合组成。
所述的粘结剂为有机粘结剂或无机粘结剂,其中所述的有机粘结剂为腐植酸钠、糊精、糖浆、纸浆废液、糖稀或水溶性聚乙烯醇,所述的无机粘结剂为膨润土、高岭土、粘土、石灰粉或水玻璃。
所述的耐火涂料由粘土粉和高铝生料粉按重量比1:1混合。
所述的废耐火砖颗粒为加工成3~10mm颗粒状的粘土砖、高铝砖或镁碳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加入石英砂或废耐火砖颗粒或废钢屑作为骨料,起到支撑和加强筋的作用,防止高温还原时砖块爆裂,且不影响磁选时金属铁粉的品位和还原率;另外,废钢屑在磁选前能够筛分分离出来,能够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竹胜,未经唐竹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炼锌萃余液脱除有机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丝拉丝退火的防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