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阻尼自供电高楼逃生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89474.1 申请日: 2015-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5031840B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发明(设计)人: 蔡志典;吴亿年;康良溪;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 蔡志典
主分类号: A62B1/10 分类号: A62B1/1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刘勇
地址: 361100 福建省厦门***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磁 阻尼 供电 高楼 逃生
【说明书】:

电磁阻尼自供电高楼逃生器,涉及高楼逃生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易控制平衡,适用范围广的电磁阻尼自供电高楼逃生器。设有底板、引线轮、引线轮固定件、主轴支撑架、主轴、主轴固定件、主轴轴承、收线轮、变速器输入齿轮、变速器、变速器支撑件、变速器输出齿轮、单向轴承、卧式轴承、变速器传感轴、阻尼器输入齿轮、阻尼器、阻尼器支撑板、电磁刹车器、测速电机输入齿轮、测速电机、控制电路板和电池。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楼逃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阻尼自供电高楼逃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加,城市高层建筑也在逐渐增多和密集。高层建筑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让生活更集中化。但当火灾、地震、煤气泄漏等意外险情发生时,高楼逃生却成了社会面对的一大难题。据统计,高楼逃生防护的缺失是造成重大伤亡事件的关键原因,在高层意外发生时,人们只能通过电梯或楼梯逃生,但楼梯是有限的,人员拥挤又易造成踩踏等危险的状况,此时乘坐电梯也是最危险的,因为发生火灾或地震时,供电线路较容易遭到损坏。又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同时楼梯、竖井等会产生烟囱效应,致使烟雾弥漫,助长火势蔓延,造成严重伤亡。因此,降低我国高楼火灾发生率,更好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我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建和谐社会需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状况,一方面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人们的防火防患意识,另一方面可号召人们配置消防用品,保证发生火灾或地震后能够及时扑灭火灾或逃生。消防设备可救援高度远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高度为8层楼,最高云梯车举高能力仅仅15层楼。15层以上高层建筑失火,该类救援装置无用武之地,同时消防队即使第一时间接受报警,但因救援设备机动性差、体积庞大、道路交通阻塞等问题延误救援时机,而且该类装置救援能力有限,发生特大火灾时所起作用有限。居民能否进行有效自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设计制作一款轻便、操作简单易懂、造价低、便于存放的高楼逃生装置是很有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高层自救逃生器是应对城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群众自救逃生的设备。高层逃生时使用电梯危险性高,楼梯空间有限且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为此,高层避难从窗户、阳台逃生的方式成为较佳选择,高层自救逃生器便应运而生,争取了自救的时间,降低了灾难的伤亡率。高层自救逃生设备的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协调好技术、材料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各方面感受。

国内逃生器的研究现状:21世纪初,救生缓降器才开始作为一种最新技术和产品引起人们关注。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生命安全也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迫切需求实用、经济的缓降设备,缓降器的性能和质量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国内被广泛应用研究的缓降器主要有摩擦阻尼型和液压阻尼型两种类型。

国外逃生器的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先出现了“高楼逃生缓降器”———速乐达125避难工具,高层逃生的自救设备研制开始发展。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又掀起了一波“高楼救生、逃生”等课题的热潮,一时推出了蜗杆蜗轮型、“家用降落伞”、单车刹车型、橡胶自动充气软着落等各种逃生产品,甚至出现了一种应用高新科技的航天技术研制火箭筒背包式缓降器。由于史无前例,火速出现的逃生产品都由于设计不完善,无法真正起到救生的作用。日本的速乐达产品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无法控制下降速度,逃生人员在使用此产品时仍然面临生命威胁。在逃生时,若遇到障碍或意外情况时无法自己解决问题,逃生人员仍有可能受到伤害。几年经验的积累及实验,证明一款好的高层逃生器必须具备能够控制速度及刹车的功能。自1997年日本研究并增设控速装置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缓降器日趋成熟,技术性能与可靠性不断进步。在国外消防救生类产品已经形成了独自的品牌,新产品不断涌现,从小到大、从单绳到多绳、从缠绕式到摩擦式、从有级绳到无级绳,规格品种比较齐全。从零部件的通用化发展到组件模块化,优质的材料、先进的工艺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达到了质量轻、结构紧凑、安装容易的特点,反映了产品标准化的技术水平。

目前市场上逃生器产品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多数产品结构原理复杂,要通过专业人士指教才能正确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志典,未经蔡志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9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