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1681.2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成田宗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B60R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压力 行人 碰撞 检测 传感器 车辆 保险杠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在依照在此公开的技术的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中,车辆保险杠结构包含保险杠加强件、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50)以及上缓冲器(30)。上缓冲器(30)包含:缓冲器主体(32);缓冲器上端部(40),其一体地设置到缓冲器主体(32)的车辆上侧,且包含突出部(42),所述突出部在保险杠加强件(20)的上侧处,相对于缓冲器主体(32)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突出;以及沟槽部(36),其形成在缓冲器主体(32)的车辆前后方向内侧部处,所述沟槽部邻近缓冲器上端部(40)的车辆下侧布置,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内侧或车辆下侧开口,并且保持压力管(52)。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2012/113362的国际公布(WO)中所描述的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中,缓冲器邻近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前侧布置。朝向车辆后侧开口的沟槽部形成至缓冲器,且压力管安装(装配)在该沟槽部内。当压力管在车辆与碰撞体之间碰撞期间变形时,设置在压力管的长度方向两个端部处的压力传感器依照压力管中压力变化输出信号,然后ECU判定与车辆碰撞的主体是否为行人。
然而,在上述的包含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中,在提高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方面存在改善空间。即,为了使压力管在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期间变形,缓冲器的沟槽部的上侧部和下侧部(即,缓冲器的上下两个部位)需要被压坏和变形(承受压缩变形)。如果缓冲器的两个部位在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期间没有以期望的方式变形,则缓冲器不能够以期望的方式挤压压力管。在这些情况下,来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减小,且存在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会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的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保险杠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车辆保险杠结构包含:保险杠加强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且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长度方向;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其被构造为包含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处的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压力管,且依照所述压力管压力变化输出信号;以及上缓冲器,其固定至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其中所述上缓冲器包含:缓冲器主体,其布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且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构件固定至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外表面;缓冲器上端部,其与所述缓冲器主体的车辆上侧一体地设置,且包含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固定所述缓冲器主体的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所述上侧处、或在固定所述缓冲器主体的所述另一个构件的所述车辆上侧处,相对于所述缓冲器主体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突出;以及沟槽部,其形成在所述缓冲器主体的车辆前后方向内侧部处,所述沟槽部布置成邻近所述缓冲器上端部的车辆下侧,朝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内侧或所述车辆下侧开口,并且保持所述压力管。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保险杠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且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长度方向。上缓冲器的缓冲器主体布置在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当保险杠加强件布置在车辆的前端部处时为车辆前侧,而当保险杠加强件布置在车辆后端部处时为车辆后侧),且缓冲器主体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构件固定至在保险杠加强件的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外表面。缓冲器主体的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端部从而被保险杠加强件或另一个构件从车辆前后方向内侧支撑。
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的压力管由形成至上缓冲器的沟槽部所保持,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在车辆与行人(的腿)之间碰撞期间,斜向下且向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的碰撞负荷作用在上缓冲器上,从而压力管被上缓冲器挤压。压力管从而变形,且依照压力管压力变化从压力管式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1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于驾驶座的复合式的方向盘锁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防撞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