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80893.9 | 申请日: | 2015-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谭柏清;甘宜梧;王绮;包兴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血 弧菌 快速 检测 试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环介导扩增(LAMP)技术进行菌样的快速检测的试剂及方法,具体是一种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海产品中,是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嗜盐畏酸,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3%~6%食盐水繁殖迅速,每8~9分钟为1周期,低于0.5%或高于8%盐水中停止生长。在食醋中1~3分钟即死亡,56℃加热5~10分钟灭活,在1%盐酸中5分钟死亡。
已知副溶血弧菌有12种O抗原及59种K抗原,据其发酵糖类的情况可分为5个类型。各种弧菌对人和动物均有较强的毒力,其致病物质主要有分子量42000的致热性溶血素(TDH)和分子量48000的TDH类似溶血毒(TRH),具有溶血活性、肠毒素和致死作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来自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者为蟹类、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临床上以急性疾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主要病理变化为空肠及回肠有轻度糜烂,胃粘膜炎、内脏(肝、脾、肺)淤血等。
副溶血弧菌的高致病性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目前已列为水产养殖业和进出口水产重点检验检疫的致病菌之一。该菌的检测方法曾经以分离培养和理化鉴定为主,整个过程耗时费力,灵敏度底,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在特异性方面,由于副溶血弧菌的表型不稳定,非典型菌株较为常见,采用普通的理化鉴定得到的检测结果可靠性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仍然需要结合细菌分离才可进行,仍然不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RT-PCR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是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其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特异性好等特点,但需要昂贵的PCR仪,以及不同的操作温度。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继PCR技术发展起来的基于检测遗传物质DNA的一种新的扩增技术。该技术依赖于能够识别靶序列上6个特异区域的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特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下可高效、快速、高特异地扩增靶序列;其特点是无需特殊的、昂贵的检测仪器,只需简单的恒温设备或者是加热模块,即可完成PCR扩增,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近几年在病原体检测方面运用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的LAMP引物,该组引物是依据NCBI收录号M36437(tlh)对应的基因序列设计的,由引物表序列F3、B3、FIP、BIP所示碱基序列的寡核苷酸组成;其中F3为外侧上游引物,B3为外侧下游引物,FIP为内侧上游引物,BIP为内侧下游引物。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引物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灵敏,众多研究文献表明LAMP引物相比普通PCR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的优点(2)特异性强,用于引物设计的基因序列tlh,是副溶血弧菌的一段特异性基因。通过选用外侧上游引物、外侧下游引物、内侧上游引物、内侧下游引物,保证了检测的特异性,多引物启动的方式,增强了其检测的灵敏度,通过优化组份和反应条件,加快了反应速度,缩短了检测所用的时间,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剂,主要包括下列组分:
(1)10*反应缓冲液※1
(2)dNTPMixture:10mMeach
(3)甜菜碱:5mol/L
(4)MgSO4:150mmol/L
(5)Bst酶:8000U/mL
(6)染料:钙黄绿素4mmol/L
(7)阴性对照:去离子水
(8)FIP引物(20μmol/L)
GCCCATTCCCAATCGGTCG-TTTT-GTATGTTTGCGGCTGTTGGTATCG
BIP引物(20μmol/L)
GTTCTACACCCAACACGTCGCA-TTTT-TCGCCAAATTCTAATGTTGCTTC
F3引物(8μmol/L)ATTGTCAGCGGCGAAGAA
B3引物(8μmol/L)CAGCACGCAAGAAAACCA
(9)阳性对照DNA※2
※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0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