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检漏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9736.8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萍;林丽莉;葛光涛;何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检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检漏系统及方法,所述检漏系统包括锅炉和紫外光源,所述锅炉的空腔内通有带有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的水体,所述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均匀分散悬浮在水中,所述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是由紫外线荧光剂微粒均匀分散在微孔载体中制备而得,微孔载体的孔径为10~500nm,紫外线荧光剂微粒与微孔载体的重量比为0.5~5:100;所述紫外光源分布在锅炉外围。本发明可以通过荧光效应达到检测是否存在泄漏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安全可靠、检测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在线检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检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是以水或有机热载体为介质的承压容器,是用火焰加热或用电加热的容器,并以蒸汽、热水或有机热载体的形式输出热量。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受压元件在高温高压水汽介质作用下,在外部高温火焰辐射或烟气冲刷下,可能发生腐蚀、变形、磨损、结垢、过烧、泄漏等缺陷,还会出现堵灰、结渣等现象,更严重的发生爆管甚至爆炸事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消除,最终将会导致设备破坏。锅炉检漏工作就是将锅炉的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对锅炉进行检漏操作时,一般需要停炉检查,常用的检漏方法有外观目测法或水压检漏法,外观目测法只需要简单工具,基本上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官来发现问题,其容易造成设备漏检;采用水压检漏, 现场实际操作复杂,对水质、水温、升压方式、升压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而且在轻微泄漏时,漏点不容易被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检测结果可靠的锅炉检漏系统及方法。
一种锅炉检漏系统,所述检漏系统包括锅炉和紫外光源,所述锅炉的空腔内通有带有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的水体,所述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均匀分散悬浮在水中,所述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是由紫外线荧光剂微粒均匀分散在微孔载体中制备而得,微孔载体的孔径为10~500nm,紫外线荧光剂微粒与微孔载体的重量比为0.5~5:100;所述紫外光源分布在锅炉外围。
作为优选,所述检漏系统还包括摄像机,摄像机的数量为一台以上,其沿锅炉外围均匀分布,所述摄像机连接至计算机,所述紫外光源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其沿锅炉外围均匀分布。可以从多角度提供光源,为全方位监控提供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孔载体为聚偏氟乙烯微孔材料。
进一步的,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由下述步骤制备而得:
(1)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十二醇按重量比1:0.5~2配制成混合溶剂;
(2)向混合溶剂中加入紫外线荧光剂,紫外线荧光剂占混合溶剂的重量含量为0.5~2%,搅拌均匀;
(3)向混合溶剂中加入聚偏氟乙烯的粉粒,超声波均质,聚偏氟乙烯用量为紫外线荧光剂重量的20~200倍;
(4)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附着有紫外线荧光剂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微孔膜的孔径为10~500nm;
(5)将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置于密封容器中,高压灌注50~80MPa压力,瞬间压力释放,固体物膨胀粉碎而得到聚偏氟乙烯微孔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孔载体为活性炭微孔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9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