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1375.2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弟虎;杨斯媚;艾博雅;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宏单元 时钟树 缓冲器 芯片 多时钟 连线距离 平衡时钟 时钟偏移 时钟延迟 反相器 功耗 构建 替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一定的相邻缓冲器的连线距离范围,在各个宏单元之间手动插入多个缓冲器,构建多个H型时钟树;S2.将H型时钟树的缓冲器全部替换成反相器对;S3.划分芯片的所有时钟的重要等级;S4.按照时钟的重要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对每个时钟做RC平衡时钟树。该方法适用于宏单元和时钟都特别多的芯片,有着良好的时钟偏移和时钟延迟,并且所用器件少,功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后端设计中时钟树综合的方法,特别是涉及宏单元和时钟都特别多的芯片的时钟树综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时钟网络结构主要有H树形结构、X树形结构、二叉树结构、平衡树型结构、网格型结构、鱼骨型结构等。
其中,二叉树结构是一种常用的树状时钟分布,其在不规则的电路设计中可得到良好的时钟树综合结果。如果单元库缓冲器件的输出电阻和时钟源的连线电阻大小相差不大,则可以用一个缓冲器来驱动整个时钟网络。
但是,对于深亚微米及更先进的工艺,缓冲器的输出电阻很难做到和时钟源的连线电阻的阻值差不多,因而需要在时钟分布网络中插入很多的缓冲器,对于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设计,随着缓冲器的增大,一方面,使得二叉树结构时钟偏差(skew)很大,另一方面在使用工具集成电路编译器(IC Compiler)进行RC平衡树时,工具负载极大,使得工具超负荷运行甚至不能处理。
H树形结构是理想的时钟分布网络,它的实现方法是:时钟源连着第一级H树的中心,信号由此中心传播到H树的四个端点,四个端点的信号分别再作为下一级H树的中心,如此拓扑结构,最终,时钟信号便能到所有时序单元的时钟端。
对于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设计,使用H型时钟树综合的方式比使用工具自动进行RC平衡树综合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但是,一方面,为了让H树能够正常地传递信号,避免信号的变形,H树形的互连线宽度需逐级缩减。这也意味着H树型结构存在布线限制和不一致的扇出限制,并且,当进入纳米级的工艺后,H型树的线长问题会使得连线延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使得此种结构往往用于小型的时钟树设计中。
另一方面,使用H型时钟树综合方法,大规模的芯片中存在大量的寄存器,工具不能处理大量寄存器的H型时钟树综合。并且,从理论上来说,寄存器摆放不规则,工具会做不好H型时钟树,倘若人工手动尝试,工作量会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宏单元和时钟都特别多的芯片,有着良好的时钟偏移和时钟延迟,并且所用器件少,功耗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宏单元多时钟芯片的时钟树综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一定的相邻缓冲器的连线距离范围,在各个宏单元之间手动插入多个缓冲器,构建多个H型时钟树。
S2.将H型时钟树的缓冲器全部替换成反相器对。
S3.划分芯片所有时钟的重要等级。
S4.按照时钟的重要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对每个时钟做RC平衡时钟树。
进一步地,在使用不同工艺时,所述一定的相邻缓冲器的连线距离范围不同;所述插入的缓冲器的电容大小也不同。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使用SMIC130工艺时,所述一定的相邻缓冲器的连线距离范围为553.5um-830.25um。
进一步地,插入的缓冲器的电容小于等于0.2p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1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