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57519.7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张秋红;韩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结构 钛酸钙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酸丁酯溶于1体积的乙醇中,钛的摩尔浓度为0.2 M;
(2)搅拌溶解后,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8体积的冰乙酸;
(3)搅拌状态下,向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体积的乙酰丙酮;
(4)搅拌溶解后,向步骤(3)制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钙,钛酸丁酯和硝酸钙的摩尔比为1:1;
(5)搅拌状态下,向步骤(4)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6体积的二甲基甲酰胺;
(6)搅拌状态下,向步骤(5)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使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在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1.0 mM;
(7)搅拌溶解后,向步骤(6)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分子量为130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使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25 mM,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透明溶胶;
(8)将步骤(7)配制的溶胶装入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在静电作用下纺丝,得到钛酸钙纳米纤维;
(9)将步骤(8)中收集到的钛酸钙纳米纤维置于80 ℃ 烘箱内干燥12 h,然后放入管式炉中以2 ℃ / min的速率升温到700 ℃保温2 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结构钛酸钙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静电纺丝的条件为:流速为0.5 mL / h,外加静电压为10.6 kV,收集距离为15 cm,温度为25 ℃,湿度为4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5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