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架式发动机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7626.1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叔平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7/16;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发动机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机动车发动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发动机工作中散热器及中冷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如图1所示为现有机动车架体结构示意图,车框1'与车架2'固定连接成为整个机动车的架体,发动机3'、中冷器4'及散热器5均安装固定于机动车架体上(本发明以发动机后置的车型为实施例),且所述发动机3'分别与中冷器4'和散热器5连接。
所述中冷器4'用于对进入发动机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所述散热器5通过连接管6连接至发动机3',用于对进入发动机3'内的冷却液,如水,进行循环冷却。为了增大散热器5的冷却效率,散热器5一般还包括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风扇等组成。水泵将机动车水箱内的水抽入至发动机内,并将发动机内的水抽出进行冷却,使水在缸体水道内形成循环的水流,缸体水道包括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铜材制成,铜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纹波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并结合风扇的作用对缸体水道进行散热。
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并降低散热器的功耗和故障率一直是机动车散热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的发动机散热器总是存在噪声大、功耗高、故障率高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发动机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直接导致发动机因温度过高而烧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
现有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研究方向也主要着眼于如何在降低散热器功耗的前提下,增大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降低散热器的故障率,如本申请人于2013年4月9日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3296902U,名称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在中冷器外侧固定至少两个成排列结构的前置冷却风扇组,并在所述中冷器内侧固定与所述前置冷却风扇组一一对应的后置冷却风扇组,这样前置冷却风扇组和后置冷却风扇组形成相互鼓吹作用的散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且可降低风扇整体的故障维修率和风扇的噪音,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该结构是针对于散热器风扇的结构改进,而散热器本身仍然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比如最常见的散热器漏水问题,这样的问题是致命的,任何结构的散热器风扇都没有办法保障发动机安全工作。
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2009年8月17日申请的公告号为CN201534591U,名称为《液体循环散热三轮车车架》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河南北方永盛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以2007年10月1日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1131116A,名称为《正三轮摩托车水冷散热循环系统》的发明专利均公开了利用车架体进行散热的散热系统,上述两个专利的散热系统是将车架架体与发动机冷却液的输入输出口连通,将发动机冷却液输入至中空的车架架体内,利用车架横梁、纵梁增加冷却液储量及水流通道,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散热。
上述两种结构的散热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动车散热的效果,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
首先,将车架架体内通入冷却液,则必须要求车架架体为密封的中空结构,使得冷却液在车架架体内流动才能达到散热的效果,而现有市面上的大部分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的车架体都是由槽钢或者是“工”字钢构成,因此上述将冷却液通入中空架体内的结构如果需要应用于这些车辆上,则必须对车辆的架体进行全部的更换,这将产生巨大的改造成本,因此,上述冷却系统适用性有限,无法转用于全部的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上;
其次,现有的车辆冷却液一般情况下都用的自来水,将自来水接入车架架体内,水垢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自来水会锈蚀金属的车架架体,影响车架体强度,这样导致整个机动车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又,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2004年6月7日提出公开号为CN1706707A,名称为《电动代步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发明专利,本专利中,申请人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动代步车的散热结构:将电动车控制器经由一块L型的散热板连接至车架上,借助该散热板和车架的面积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此种散热结构仅仅适用于电动车控制器这种发热量比较低的车辆,对于装置有发动机的机动车,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仅仅依靠这样的散热装置是远远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式发动机散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机动车因散热器问题而存在的故障率高、耗能高、噪音大等各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叔平,未经胡叔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7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