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41377.5 | 申请日: | 2015-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光月;朱宏斌;李帆;万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肥料 还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作物秸秆仅约50%得到了有效利用,包括饲料、发电、薪材、基质基料等,其余近50%的秸秆在农田直接焚烧或者废弃,秸秆养分资源大量浪费。秸秆中丰富的氮磷钾养分约相当于全国农田化肥年投入总量的30%以上。通过秸秆高温堆肥,避免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连续若干年直接还田,不利于农田耕作,在田间分解期间额外消耗养分,与苗争养,黄化苗弱苗现象普遍,病虫害发生机率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自每亩地的作物秸秆用打捆机打成约20千克的作物秸秆小捆,然后收集到田头;
(2)将作物秸秆小捆直接分层码堆,每堆一层,充分浇透矿化液;所述矿化液由以下组分组成:石灰5~8千克,尿素5~6千克,秸秆腐熟剂每亩用量以商品的生产厂家规定为准;
(3)每一层作物秸秆小捆堆好后,在每一层作物秸秆小捆的上表面均匀洒施成品有机肥4~6千克,作为堆肥引物;
(4)作物秸秆小捆全部堆好后,高度不超过2.5米,并用绳索之类稍加固定,防风吹倒,遇大雨要适当用乱秸秆放置堆体顶部遮雨;大约1周后堆体高度下降一半,15天后成为半成品有机肥,可直接还田或用于有机肥生产原料。
作为优选,矿化液的使用方法:将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分别溶解到500~600千克水中,形成矿化液。
作为优选,作物秸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操作易、见效快,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有效解决秸秆资源化肥料化的同时,降低大气碳汇,提升土壤有机质,降低化学肥料施用量,为作物增产奠定基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水稻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亩田的水稻秸秆用打捆机打成约20千克的小捆,然后收集到田头进行码堆。
(2)直接将水稻秸秆小捆分层码堆,每堆一层,充分浇透矿化液;矿化液由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组成,其中石灰8.0千克,尿素5.0千克,由于不同菌剂的秸秆腐熟剂用量有所不同,秸秆腐熟剂每亩用量以商品的生产厂家规定为准,一般为4kg左右。将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分别溶解到500千克水中,形成矿化液。每亩矿化液总重量与玉米秸秆风干重量的比值为0.7~0.8:1,一般用量600~700kg。
(3)每层水稻秸秆小捆堆好后,在每一层堆体上表面均匀洒施成品有机肥5千克,作为堆肥引物。一般每亩田的水稻秸秆小捆能堆5~6层,这样每亩成品有机肥用量一般不超过30千克。
(4)所有水稻秸秆小捆全部堆好后,高度不超过2.5米,并用绳索之类稍加固定,防风吹倒,遇大雨要适当用乱秸秆放置堆体顶部遮雨。大约1周后堆体高度下降一半,15天后成为半成品有机肥,可直接还田或用于有机肥生产原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玉米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自每亩地的玉米秸秆用打捆机打成约20千克的小捆,然后收集到田头进行码堆,每亩玉米秸秆的码堆后大约占地4平方米。
(2)直接将玉米秸秆小捆分层码堆,每堆一层,充分浇透矿化液;矿化液由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组成,其中石灰5.0千克,尿素6.0千克,由于不同菌剂的秸秆腐熟剂用量有所不同,秸秆腐熟剂每亩用量以商品的生产厂家规定为准,一般为2kg左右。将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分别溶解到500千克水中,形成矿化液。每亩矿化液总重量与玉米秸秆风干重量的比值为0.7~0.8:1,一般用量600~700kg。
(3)每层玉米秸秆小捆堆好后,在每一层堆体上表面均匀洒施成品有机肥5千克,作为堆肥引物。一般每亩田的玉米秸秆小捆能堆5~6层,这样每亩成品有机肥用量一般不超过30千克。
(4)所有玉米秸秆小捆全部堆好后,高度不超过2.5米,并用绳索之类稍加固定,防风吹倒,遇大雨要适当用乱秸秆放置堆体顶部遮雨。大约1周后堆体高度下降一半,15天后成为半成品有机肥,可直接还田或用于有机肥生产原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小麦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利用有机固体废物制备肥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