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41377.5 | 申请日: | 2015-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光月;朱宏斌;李帆;万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肥料 还田 方法 | ||
1.一种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自每亩地的作物秸秆用打捆机打成约20千克的作物秸秆小捆,然后收集到田头;
(2)将作物秸秆小捆直接分层码堆,每堆一层,充分浇透矿化液;所述矿化液由以下组分组成:石灰5~8千克,尿素5~6千克,秸秆腐熟剂每亩用量以商品的生产厂家规定为准;
(3)每一层作物秸秆小捆堆好后,在每一层作物秸秆小捆的上表面均匀洒施成品有机肥4~6千克,作为堆肥引物;
(4)作物秸秆小捆全部堆好后,高度不超过2.5米,并用绳索之类稍加固定,防风吹倒,遇大雨要适当用乱秸秆放置堆体顶部遮雨;大约1周后堆体高度下降一半,15天后成为半成品有机肥,可直接还田或用于有机肥生产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液的使用方法:将石灰、尿素和秸秆腐熟剂分别溶解到500~600千克水中,形成矿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肥料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秸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3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利用有机固体废物制备肥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