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7397.5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郑琪;郑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绿茶制作,大致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在茶叶的加工后期阶段,通常会将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翻炒,使茶叶中的香味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挥发出来,让加工好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味,这道工序被称为提香。目前传统的提香主要是用人工进行,类似于炒茶叶的方式;近些年来基本都是使用多功能提香机进行,无论何种方式,其基本原理都是让茶叶在运动状态下受热,以保持均匀升温。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喜欢采集山茶回来后加工饮用,由于山茶的生长环境比较复杂,没有恰当的管理和处理,对于山茶的提香方法目前只是采用干炒的方式,这种方式提香效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大大提高了对山茶的提香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提香的山茶放置在30-35℃的自然环境温度下晾晒;
(2)将步骤(1)中经过晾晒的山茶用过滤筛进行除杂;
(3)然后将经过过滤除杂的山茶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置于冷藏室内,冷藏时间12-16小时,冷藏温度为3-6℃;
(4)取出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经过冷藏的山茶,将其置于调温为60-75℃的烘箱内,烘干时间为25-35分钟;
(5)将步骤(4)中经过烘箱处理的山茶置于干锅内热炒,干锅温度控制在153-160℃,热炒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置于常温下冷却即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晾晒的时间为8-12小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烘箱是以每分钟1摄氏度的速度缓慢升温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中在干锅内热炒山茶时需放入碱粉,所述山茶与碱粉的重量比为28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保证了山茶的清净度,自然晾晒的温度不会破坏山茶中的分子机构,有利于提香效率;(2)冷藏后的山茶在升温后香气成分更加容易释放,从而极大提高了提香效率;(3)干锅温度控制在153-160℃,是茶香分子最活跃的温度值,大大增强了对山茶的提香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提香的山茶放置在30的自然环境温度下晾晒;
(2)将步骤(1)中经过晾晒的山茶用过滤筛进行除杂;
(3)然后将经过过滤除杂的山茶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置于冷藏室内,冷藏时间12小时,冷藏温度为3℃;
(4)取出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经过冷藏的山茶,将其置于调温为60-75℃的烘箱内,烘干时间为25分钟;
(5)将步骤(4)中经过烘箱处理的山茶置于干锅内热炒,干锅温度控制在153℃,热炒时间为10分钟,然后置于常温下冷却即可。
步骤(1)中晾晒的时间为8小时。
步骤(4)中烘箱是以每分钟1摄氏度的速度缓慢升温的。
步骤(5)中在干锅内热炒山茶时需放入碱粉,山茶与碱粉的重量比为280:1。
其中,在山茶的根部汁液中也含有柠檬酸、草酸及琥珀等多种有机酸,而这些有机酸所组成的汁液,对酸性的缓冲力比较大,因此,在热炒时需要用碱粉来中和,这样更有利于香气的散发。
实施例2
一种山茶的提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将需要提香的山茶放置在35℃的自然环境温度下晾晒;
(2)将步骤(1)中经过晾晒的山茶用过滤筛进行除杂;
(3)然后将经过过滤除杂的山茶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置于冷藏室内,冷藏时间16小时,冷藏温度为6℃;
(4)取出平铺在钢丝筛网上经过冷藏的山茶,将其置于调温为60-75℃的烘箱内,烘干时间为35分钟;
(5)将步骤(4)中经过烘箱处理的山茶置于干锅内热炒,干锅温度控制在160℃,热炒时间为15分钟,然后置于常温下冷却即可。
步骤(1)中晾晒的时间为12小时。
步骤(4)中烘箱是以每分钟1摄氏度的速度缓慢升温的。
步骤(5)中在干锅内热炒山茶时需放入碱粉,山茶与碱粉的重量比为28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7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汤红茶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益智补脑核桃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