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7091.X | 申请日: | 2015-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初升;杨进华;刘红星;郑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A61K31/35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羟基 甲氧基 香叶基 黄酮 骨架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具体涉及B环卤代3-香叶基-5,2’-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危险最大的疾病之一,因此寻求高效、高选择和毒副作用小的抗宫颈癌药物是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并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在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大作用,其阻止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氧化活性、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但是目前获取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中药提取,靠分离提取进行量产比较困难,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复杂,作用位点多,造成针对选择性差,其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均没有明确的理论解释,故结构式、靶向性均具有不可操控性。
因此,通过化学合成对其结构改造修饰,寻找一种活性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改性黄酮类化合物,增强其特定药理活性以治疗宫颈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合成过程工艺中控制柱层析的体积比,所述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治疗宫颈癌的性能。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抗宫颈癌活性,多靶点、多环节、多相应,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卤代、甲基化、酰化、重排、香叶基化、关环、脱甲基,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控制,提高所述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靶点,以便获得更好的选择性和活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以下化学通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为-Cl或-Br。
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4-二甲氧基苯甲酸溶解于醋酸中,进行卤代反应后,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得白色固体状的第一中间产物;
步骤二、以2,6-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进行甲基化反应,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得黄色晶体状的第二中间产物;
步骤三、取所述第一中间产物和二氯亚砜,减压旋蒸,加入溶解有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无水吡啶中,进行酰化反应,重排反应后,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得到黄色固体状的第三中间产物;
步骤四、取所述第三中间产物进行香叶基化反应,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得黄色液体状的第四中间产物;
步骤五、取所述第四中间产物进行关环反应,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得黄色液体状的第五中间产物;
步骤六、取所述第五中间产物溶解于六甲基磷酰三胺中,进行脱甲基反应,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6:1,得到黄色液体状的目标产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一中的卤代反应具体包括:将18~22重量份2,4-二甲氧基苯甲酸溶解于醋酸中,缓慢加入14~22重量份N-氯代丁二酰亚胺于75~85℃反应5~7h,冷却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至5.5~6.5,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分别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之后进行柱层析得所述第一中间产物,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结构经IR,NMR和MS分析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学院,未经广西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7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