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32597.1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伦;曾春保;陈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系统 最大 功率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等因数有关,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光伏阵列可运行在不同且唯一的最大功率点上。
定步长扰动观察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MPPT算法。在定步长扰动观察法的应用中,电压扰动步长ΔU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电压扰动步长ΔU过大,系统响应速度快,但最大功率点附近进入稳态时,由于振荡导致损耗也大;ΔU过小,系统响应速度慢,跟踪精度高,但扰动初期长时间滞留在低功率段,造成功率损失。
另外,定步长扰动观察法在环境因素变化较快、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环境引起功率变化容易导致MPPT方向误扰动,而损失功率。
现有技术中采用变步长进行MPPT跟踪,在外接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MPPT的扰动步长变化会较为剧烈,容易发生误扰动,跟踪精度较低,容易导致误跟踪,造成MPPT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可进行自适应变步长,能够快速、精确、稳定的跟踪最大功率点,克服定步长扰动观察法在步长选取不合适造成的功率损失。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在当前MPPT扰动周期的第0时刻、第x时刻以及第y时刻分别采集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u0(k)、ux(k)、uy(k)、输出电流i0(k)、ix(k)、iy(k);
步骤S2:分别获取所述第0时刻、第x时刻以及第y时刻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P0(k)、Px(k)、Py(k),并剔除环境因素的影响,获取当前MPPT扰动周期由扰动电压ΔU(k)产生的扰动功率dPP&O(k),其中其中0<x<y≤TMPPT,TMPPT为MPPT扰动周期;
步骤S3:根据当前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ΔU(k)、由当前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ΔU(k)产生的扰动功率dPP&O(k)以及上一MPPT扰动周期的功率变化率Ratio(k-1),获取下一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步长系数KΔU(k+1),其中
步骤S4:根据下一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步长系数KΔU(k+1)获取下一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ΔU(k+1),其中ΔU(k+1)=KΔU(k+1)×Ustep,Ustep为光伏阵列设定的扰动电压步长常数;
步骤S5:根据当前MPPT扰动电压ΔU(k)产生的扰动功率dPP&O(k)、当前MPPT扰动周期的给定电压Ucmd(k)以及下一MPPT扰动周期的扰动电压ΔU(k+1),获取下一MPPT扰动周期的给定电压Ucmd(k+1),
其中Ucmd(k+1)=Ucmd(k)+dir(k+1)×ΔU(k+1);
若dPP&O(k)<0,则dir(k+1)取值为dir(k+1)=-1×dir(k),否则dir(k+1)=dir(k),其中dir(k)的初始值为dir(0)=-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获取当前MPPT扰动周期由扰动电压ΔU(k)产生的扰动功率dPP&O(k)时,具体包括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当前MPPT扰动周期分别在第0时刻、第x时刻以及第y时刻获取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P0(k)、Px(k)、Py(k),
其中P0(k)=u0(k)×i0(k),Px(k)=ux(k)×ix(k),Py(k)=uy(k)×iy(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