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的仿野生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9037.0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文刚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15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野生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羊肚菌的仿野生栽培方法,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母种制作、原种制作和栽培种制作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18-20℃,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空间湿度为55%~60%,控制菌丝生长的pH值7.0~7.5范围内生长,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发菌培养和出菇期管理阶段,控制培育温度在6-20℃,培养基含水量在60%~95%,空间湿度为60%~90%,出菇期基质的pH值范围为7.0~7.5,环境中的CO2浓度控制在0.3%以下,光照控制范围为400-600流明,所述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可以在大田或室内进行,出菇过程中施用催菇剂,所述催菇剂每平方施用800-1000ml,所述催菇剂为出菇刺激所需的多种原料配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方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菇剂配方比例:KO2PO4:MgSO4:辣椒粉:水=3:3:4: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种制作步骤为,每1000毫升水采用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氧化钾1g,硫酸镁1g,维生素B150毫克,按常规方法制作试管斜面,并高压灭菌,将羊肚菌菌种接入试管,放置于温度18-20℃,湿度70%以下的恒温箱培养7-1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种制作步骤为,采用如下重量比.配方:小麦45%,木料50%,葡萄糖3%,石膏1%,氧化钾1%,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将配料装入菌袋至4/5高度处,留有一定的空气,将菌袋封口,并高压灭菌;将灭完菌的菌袋预冷到18℃,无菌接入母种并在温度18-20℃,湿度70%以下,避光培养15-20天,使其长有一定量的菌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种制作步骤为,采用如下配方:小麦(45-95%),木料(50-0%),葡萄糖3%,石膏1%,氧化钾1%,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将配料装入菌袋80%高度处使表面平整,并做高压或常压灭菌处理;将灭完菌的菌袋预冷到18℃,无菌接入原种并在温度18-20℃,湿度70%以下,避光培养12-15天;避光培养12-15天后,控温到15-16℃,避光培养8-10天,长有一定量的菌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菌培养和出菇管理步骤在大田进行时为,所述发菌培养步骤为,a.先选取杀虫剂或石灰将选好的大田进行杀虫,再之后将大田进行旋耕;b.建造钢管大棚或竹编拱棚或大网通棚,选用6针遮阳网搭棚;c.按床面1米、1.4米开床,留有一定量的行道,以备播种,将栽培种撒入床面,用杷或是机械使其菌种入土1-5公分;d.加盖植物质(树叶,秸秆,木料,腐殖质均可)1-3厘米;e.对菌床进行浇水,使基质土壤水分到60%-70%;f.一月左右菌丝就会长出表面;所述出菇管理步骤为,a.待有大量分身孢子时,加催菇剂,浇水使基质土壤水分达到80%-90%;b.此后保持基质土壤水分60%;c.待菌丝成熟,形成褐色小原基,2天后原基分化形成菇蕾,10-15天后羊肚菌长成,成熟采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文刚,未经石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纤维开松喂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锭降温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