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带全向天线及通信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7477.2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兵;覃雯斐;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4;H01Q1/5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李桦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辐射单元 寄生辐射单元 地层 全向天线 辐射体 微带 参考 通信器件 电容耦合效应 室内吸顶天线 天线技术领域 材料成本 方向延伸 馈电接头 吸顶天线 第一端 相分离 可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带全向天线及通信器件,涉及天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吸顶天线结构复杂、整体面积较大、材料成本较高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微带全向天线包括参考地层;主辐射单元,主辐射单元的第一端通过馈电接头固定于参考地层上且与参考地层相分离,第二端向远离参考地层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寄生辐射单元与主辐射单元位于参考地层的同一侧,且多个寄生辐射单元围绕主辐射单元设置,寄生辐射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主辐射单元的长度,寄生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第三辐射体,主辐射单元与第三辐射体之间可产生电容耦合效应。本发明微带全向天线可用于室内吸顶天线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带全向天线及通信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交通枢纽站、电影院、写字楼、酒店、住宅等,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室内覆盖系统则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分布的天线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的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中90%使用的是全向吸顶天线,其具有外形美观,不影响室内观瞻,功率小的特点。全向吸顶天线包含3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别是辐射单元、参考地、馈电结构;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全向吸顶天线,包括设置于参考地层01中部的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02,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02上部设有圆形辐射片03,围绕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的一周设有多个辐射接地柱04,多个辐射接地柱04上方连接有环形辐射贴片05,上述天线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02进行辐射,通过馈电结构06给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馈电,圆形辐射片03与环形辐射贴片05之间通过电容耦合产生感应电流,电容耦合效应与多个辐射接地柱04自身的电感效应谐振形成二次辐射,从而使天线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具体地,图1所示的天线厚度为30mm,天线的外径为60mm,其驻波小于2时的工作频段为1710MHz-2490MHz,则天线的相对带宽为37%。由此可以看出,图1所示的天线具有较宽的辐射带宽以及较小的天线厚度。但是,图1所示的全向吸顶天线结构复杂,并且由于采用的圆形辐射片03和环形辐射贴片05整体面积较大,因此材料成本较高,且会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带全向天线及通信器件,实现宽带化、低剖面的设计目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天线结构、减小天线的占用面积以及节省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带全向天线,包括参考地层;主辐射单元,所述主辐射单元的第一端通过馈电接头固定于所述参考地层,所述主辐射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参考地层相分离,所述主辐射单元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参考地层的方向延伸;多个寄生辐射单元,多个所述寄生辐射单元与所述主辐射单元位于所述参考地层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寄生辐射单元围绕所述主辐射单元设置,所述寄生辐射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主辐射单元的长度,所述寄生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第三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参考地层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参考地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中远离所述参考地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主辐射单元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中靠近所述主辐射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辐射体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参考地层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辐射体与所述参考地相分离,所述主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三辐射体之间可产生电容耦合效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寄生辐射单元的第三辐射体到所述主辐射单元的距离为0.001~0.15波长。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辐射单元的高度为0.05~0.25波长,所述主辐射单元的长度也为0.05~0.25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7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