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烯丙醇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7295.5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国;李俊;孙强;刘晓亮;仇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4 | 分类号: | C07C29/14;C07C33/0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醇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烯丙醇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烯丙醇由于可用来合成羧酸类减水剂,近几年获得很大发展。但关于甲基烯丙醇合成方法专利并不多,主要合成路线有:
1、甲基丙烯氯水解法
见:JP61000033、JP2012232903、JP2009107949、JP2002371023、JP2002105015
此方法优点是工艺路线简单,缺点是有无机盐产生。
2、甲基丙烯醛还原法
见:CN102167657、JP2000154157、US4731488
此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醛异丙醇或其它醇负氢离子转移来进行还原,比催化加氢还原工艺简单,易于生产,缺点是会产生少量含金属的氢氧化物,需无害化处理甲醛。其中,甲基丙烯醛可由丙醛与甲醛缩合方便制得,见:DE3213681、US4433174、US4283564、DE2855504。
3、丁烯氧化法
此方法仅少数发达国家采用,要求严控含量低于爆炸极限,工艺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采用丙醛与甲醛缩合,再用异丙醇还原的方法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难点是解决甲醛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基烯丙醇的清洁合成方法,环保易行、成本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甲基丙烯醛制备
催化剂采用有机酸有机胺盐,如甲酸二甲胺盐、甲酸三甲胺盐、甲酸二乙胺盐、甲酸三乙胺盐、甲酸二丙胺盐、甲酸异丙胺盐、甲酸丁胺盐,同理相应的乙酸有机胺盐、丙酸有机胺盐亦可用作催化剂,优选乙酸二甲胺盐,催化剂用量为丙醛的1wt%。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温度40~100℃,优选40~85℃;丙醛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3:1,优选1.5:1。
其中,步骤(1)具体工艺包括:将甲醛或多聚甲醛加于含有异丙醇的反应装置中混旋,加入有机胺,搅拌升温;降至室温后加入有机酸使其pH达5.6-6.5,加入丙醛,再次加入有机酸调pH为5.6-6.5,进行升温回流反应;最后经分馏回收过量丙醛和甲基丙烯醛异丙醇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经过筛、干燥后用于下一步。
2、甲基烯丙醇的制备
催化剂选用M为Na、Zn、Al,优选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甲基丙烯醛的0.05~0.1倍,优选0.07;反应时间4~20小时,优选8小时;反应温度50~100℃,优选8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环保等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例1:
在500L反应瓶中,将多聚甲醛(2mol甲醛)加于100g异丙醇中混旋,加入二甲胺1g,搅拌升温至60℃维持4小时,使多聚甲醛解聚。降温到25℃,然后加入醋酸使其pH达5.6,加入3mol丙醛,再次加入醋酸调pH为5.6,升温回流反应。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65℃不再上升时,保温反应2小时,直接分馏回收过量丙醛57g,然后分馏出甲基丙烯醛异丙醇混合物220g,经4A°分子筛干燥后用于下一步。
实例2:
在500L反应瓶中加无水异丙醇298g,新制异丙醇铝24g,加入实例1制备的无水甲基丙烯醛异丙醇混合物,回流反应8小时,分馏得:
收集80℃以下馏份236g,含甲基丙烯醛1.67%、丙酮37.11%、异丙醇59.34%;
80~100℃馏份163g,含异丙醇94.38%、甲基烯丙醇3.27%;
减压分馏得减压馏份105g,含异丙醇7.09%、甲基烯丙醇92.2%;剩余高沸物38g,套用于下一批。
实例3:
在装有高沸物反应瓶中加入异丙醇298g,新制异丙醇铝12g,加入无水甲基丙烯醛异丙醇混合物220g,按实例2进行分馏,得:
80℃以下馏份234g,含甲基丙烯醛0.52%、丙酮36.7%、异丙醇60.9%;
80~100℃馏份164g,含异丙醇96.5%、甲基烯丙醇2.83%;
减压分馏得减压馏份105g,含甲基烯丙醇97.6%、异丙醇1.85%,剩余高沸物27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7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