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6075.0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磊;陈林;陈资黔;谭笑;周原;马春雷;李涟叶;谢良;范伟;王永刚;吴金勇;杨嵩;陈振宇;邹欣;张大贵;侯鋆;刘兵;令狐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H01F27/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亮,刘楠 |
| 地址: | 55001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减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设备运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变压器放置于坚实的地基上,地基没有震动因素,故不需要减震装置,然移动变电站的特殊性在于,变压器放置于频繁运动的车上,道路条件等外部因素可能无法预估,使得变压器经常处于振动和偏移状态,容易造成对变压器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及装置,既能实现对变压器固定,又能降低变压器的振动,减少对变压器的损害,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变压器底板两侧设置限位孔,在平板车的车身板上设置连接孔,变压器放置在平板车且限位孔与连接孔对应,减震元件的上、下两端固定在限位孔和连接孔上,从而实现在变压器与平板车之间安装减震元件,避免平板车运动过程中由于震动对变压器的损坏。
前述的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中,所述限位孔呈之字状分布。
前述的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中,所述减震元件底部限位垫块。
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装置:包括变压器和平板车,在变压器底板两侧设置限位孔,在平板车的车身板上设置连接孔,变压器放置在平板车且限位孔与连接孔对应,减震元件的上、下两端固定在限位孔和连接孔上。
前述的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装置中,所述限位孔呈之字状分布,该限位孔的分布结构使得相邻间三个限位孔形成三角结构,当限位器安装在限位孔上,由于三角形原理使得限位器能很好保证变压器的固定,确保变压器不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前述的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装置中,所述减震元件底部限位垫块,该限位垫块作用是承受减震元件吸收后残余的冲击力,同时固定减震元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变压器与平板车之间设置减震元件,减震元件的阻尼作用可吸收运输过程中的冲击震动能量,从而减少变压器的冲击震动,使得变压器实际的冲击力在安全范围内,通过减震元件固定在限位孔与连接孔之间,确保变压器不会发生偏移,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变压器底板两侧设置限位孔,该限位孔呈之字状分布,在平板车的车身板上设置连接孔,变压器放置在平板车且限位孔与连接孔对应,减震元件的上、下两端固定在限位孔和连接孔上,在减震元件底部限位垫块,从而实现在变压器与平板车之间安装减震元件,避免平板车运动过程中由于震动对变压器的损坏。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变压器隔震和消能减震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变压器1和平板车2,在变压器1底板两侧设置限位孔3,在平板车2的车身板上设置连接孔,变压器1放置在平板车2且限位孔3与连接孔对应,减震元件4的上、下两端固定在限位孔3和连接孔上。
其中该述限位孔3呈之字状分布,该限位孔的分布结构使得相邻间三个限位孔形成三角结构,当限位器安装在限位孔上,由于三角形原理使得限位器能很好保证变压器的固定,确保变压器不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在减震元件4底部限位垫块5,减震元件的阻尼作用可吸收运输过程中的冲击震动能量,从而减少变压器的冲击震动。使得变压器实际的冲击力在安全范围内,限位垫块用于承受减震元件吸收后残余的冲击力,同时固定减震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供电局,未经贵阳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6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