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硫酸腐蚀性及珐琅粘着力优异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4627.4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镐;金钟华;洪荣洸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王莹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腐蚀性 珐琅 粘着 优异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火力发电厂、锅炉、管道、热交换器等的材 料的钢板,具体涉及一种耐硫酸腐蚀性及珐琅粘着力优异的钢板及其 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锅炉等设备在化石燃料燃烧之后 产生的排放气体中存在大量NOX(氮氧化物)、SOX(二氧化硫、三 氧化硫(SO2、SO3))等,锅炉等的在高温下排放的气体在向大气排 放之前会经过高炉脱氮设备、脱硫设备等多个净化设备,由此在排放 到大气之前排放气体的温度就会下降。
此时,当包含所述SOX(二氧化硫、三氧化硫(SO2、SO3))等 的排放气体的温度低于硫酸的露点(DEWPOINT)时,发生硫酸以 露水形态冷凝到钢材表面的硫酸冷凝腐蚀现象,以造成严重的腐蚀环 境,由此在采用钢材的部件上引发严重的缺陷。
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应对方案有采用将易腐蚀的普通热轧钢板使 用在上述部件上,在腐蚀之后短期内持续更换部件的方法,或者使用 高价的镍(Ni)基高合金钢或不锈钢(STS)钢种来抑制腐蚀的方法, 或者使用价位稍微低廉的铜(Cu)基耐腐蚀钢的方法等。
但是,使用普通热轧钢板的前一个方法,因热轧钢板的部件制造 成本及更换成本的压力而几乎不使用,而使用Ni基或不锈钢基高耐 腐蚀钢的方法不仅存在对腐蚀的危险性,而且是高价的元素,在经济 上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目前限制使用。
因此,最近针对频繁经受这种硫酸冷凝腐蚀的材料采用添加了 Cu的碳钢,该碳钢比普通的热轧钢板具有20倍以上的腐蚀延迟时间, 具有与Ni基高合金钢或不锈钢相比价格低廉的优点。这种钢板称之 为耐硫酸冷凝腐蚀钢板。
除上述的方法以外,还有通过利用珐琅钢板在钢板表层镀覆美丽 的珐琅层,将珐琅层的耐蚀/磨损特性和普通钢的优异的成型、硬度 特性应用在要求具备耐蚀性的部件上的方法。
另外,上述的耐硫酸冷凝腐蚀钢板由于直接在硫酸冷凝氛围下使 用,因此在水分多或温度低的环境,即硫酸的冷凝现象频繁产生的环 境下具有腐蚀速度快的缺点,与高耐腐蚀钢相比,在很多情况下都无 法使用。
另外,在相对恶劣的腐蚀环境下使用的珐琅钢板,具有当珐琅层 因磨损、碰撞、鱼鳞(fishscale)的生成、粘着力不良等原因从钢板 的表面脱落时,由普通钢组成的母材迅速发生腐蚀的问题等。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恶劣的硫酸冷凝氛围下使用珐琅钢板时, 即使珐琅层脱落也能够防止母材迅速腐蚀的材料。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05-054246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确保珐琅粘着力的同时,针对硫酸冷 凝腐蚀具有优异的耐蚀性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耐硫酸腐蚀性及珐琅粘着力优异的 钢板,以重量%计,包括:碳(C):0.04~0.10%、锰(Mn):0.05~0.50%、 硅(Si):0.05%以下、铝(Al):0.1%以下、磷(P):0.02%以下、硫 (S):0.03~0.07%、铜(Cu):0.05~0.20%、镍(Ni):0.02~0.20%、 钛(Ti):0.06~0.15%、锑(Sb):0.05~0.20%、钴(Co):0.02~0.07%、 氮(N):0.006%以下、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耐硫酸腐蚀性及珐琅粘着力优异的 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满足上述组成成分的钢坯;
将准备好的所述钢坯在115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再加热;
将已再加热的所述钢板进行粗轧后,通过在Ar3以上的温度下进 行热终轧,由此制造热轧钢板;
将所述制造的热轧钢板在5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卷取;
将卷取的所述钢板以75~90%的压下率进行冷轧,由此制造冷轧 钢板;以及
将所述冷冷轧钢板在650~850℃的温度下进行连续退火。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耐硫酸腐蚀性及珐琅特性均优异,从而能够适用于 要求同时具备耐蚀性及珐琅性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4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