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4537.5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O.雷伯;G.加兹特-博恩斯坦;X.杨;S.A.卡特利奇;D.W.唐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2 | 分类号: | C07K16/22;C12N15/13;C12N15/6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辛;万雪松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胰岛素 生长因子 特异性 结合 蛋白 及其 用途 | ||
本申请是2006年12月8日提交的题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用途”的国家申请号为200680052595.9(PCT/US2006/04705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美国法典第35章第119条,本申请要求2005年12月13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0/750,085、2005年12月14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0/750,772、2005年2月17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0/774,747以及2006年5月24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0/808,183的优先权,所述各临时申请整体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II)但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有交叉反应性的结合蛋白,以及这些结合蛋白的用途。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针对IGF-II但与IGF-I有交叉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这些抗体的用途。本发明的若干方面还涉及表达这些抗体的杂交瘤或其它细胞系。
背景技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和IGF-II是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存活、分化和转化的小多肽。IGF主要通过与特定细胞表面受体--IGF-I受体(IGF-IR)相互作用并激活多种胞内信号转导级联而发挥其多种作用。IGF在血清中循环,主要结合IGF-结合蛋白(IGFBP-1至IGFBP-6)。IGF与IGF-IR的相互作用受到IGFBP的调节,IGF一旦从IGFBP中释放出来(主要通过IGFBP的蛋白水解),就可以只结合IGF-IR。IGF-I还可以结合由IGF-IR和胰岛素受体(IR)亚基组成的杂合受体。业已表明,IGF-II能结合胰岛素受体的“A”同等型(isoform)。
恶性转化包括诸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转化等多种过程的不平衡。IGF-I和IGF-II涉及多种病症的病理生理,被认为是由于受体IGF-IR介导的促有丝分裂和抗凋亡特性而在肿瘤发生中起作用。LeRoith和Roberts,CancerLett.195:127-137(2003)。
IGF-I是作为肝脏在垂体生长激素调控下产生的生长因子而被发现的,最初被称为生长调节素-C。Salmon等,J.Lab.Clin.Med.49:825-826(1957)。IGF-I和IGF-II均广泛表达,通过它们与IGF-IR的相互作用而充当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生长因子,IGF-IR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胰岛素受体(IR)相关的跨膜酪氨酸激酶。IGF-I主要通过激活IGF-IR起作用,而IGF-II可通过IGF-IR或通过IR-A同种型起作用。LeRoith和Roberts,CancerLett.195:127-137(2003)。另外,IGF-I和IGF-II这二者与IGF-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可影响IGF的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它们与受体的直接相互作用。Rajaram等,Endocr.Rev.18:801-831(1997)。
IGF-I对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具有长期影响。在培养的骨肉瘤和乳癌细胞中的试验提示,IGF-I是有效的有丝分裂原,通过增加DNA合成和通过刺激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发挥其促有丝分裂作用,该作用加速了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的进程。Furlanetto等,Mol.Endocrinol.8:510-517(1994);Dufourny等,J.Biol.Chem.272:311663-31171(1997)。在胰腺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抑制消除了IGF-I的促有丝分裂作用。Kornmann等,J.Clin.Invest.101:344-352(1998)。除了刺激细胞周期进程以外,IGF-I还抑制细胞凋亡。已表明,IGF-I刺激Bcl蛋白的表达,但抑制Bax的表达,这导致Bcl/Bax异二聚体的相对量的增加,由此阻断凋亡途径的启动。Minshall等,J.Immunol.159:1225-1232(1997);Parrizas等,Endocrinology138:1355-1358(1997);Wang等,Endocrinology139:1354-1360(19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未经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4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抗CD20靶向抗体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基于疏水柱的乌司他丁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