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3933.6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贵;王海;张伟利;姜红;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钢筋混凝土 拆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地处软弱围岩或高地应力地段的隧道,由于隧道的通行时间、围岩地质条件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会发生隧道二衬开裂、掉块、崩裂等病害。为保证隧道运营安全,往往需要拆除原有的钢筋混凝土二衬,通过补强初期支护和二衬结构或者单独加强二衬结构的方法,解决隧道二衬病害。
传统的二衬钢筋混凝土拆除方法主要有控制爆破、静态爆破及机械直接凿除等。控制爆破时会产生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音、有毒气体和粉尘等,更严重的是爆破的冲击波及震动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扰动较大,常常造成初期支护结构损坏甚至塌方,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静态爆破时,先要花费大量人工、时间进行钻孔、装药和堵塞工作,爆破后,由于钢筋的牵连,还需要人工切割钢筋,凿除混凝土,上述人工高处作业速度慢、安全风险高,施工成本大,施工进度慢。直接采用机械凿除时,工作效率低,同样需要人工辅助切割钢筋,而且必须拆除到二衬的施工缝处才可断开,扩大了拆除范围,同时跳槽距离为一板二衬的长度(一般为9~12m),容易造成二衬混凝土整体脱落,诱发初期支护变形甚至围岩塌方,安全风险极大,在软岩隧道或者存在高地应力隧道不宜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有效解决了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采用爆破拆除和机械直接凿除方法的扰动和安全问题,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扰动,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节约了人力资源、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避免了爆破拆除产生的污染气体及粉尘,保护了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对待拆除的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围岩进行加固;
⑵、用液压墙锯切割二衬钢筋混凝土;
⑶、用破碎锤拆除二衬钢筋混凝土。
进一步地,液压墙锯为按隧道环向切割二衬钢筋混凝土成块。
进一步地,切割二衬钢筋混凝土为分多次进行,第一次切割的深度为50~60mm,余下次数切割深度为100~200mm,直至达到指定的切割深度。
进一步地,破碎拆除的顺序为先隧道拱顶后隧道拱腰分块分段进行。
进一步地,该分段为沿隧道纵向每2m一段跳槽拆除。
进一步地,拆除隧道拱顶时,采用反装锤头的三角型破碎锤进行破碎。
进一步地,拆除隧道拱腰时,采用直型破碎锤进行破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液压墙锯配合破碎锤来拆除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液压墙锯安装速度快,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切割效率高;将原有二衬钢筋混凝土切割分成独立的单元块,应用破碎锤对切割后的二次衬砌进行跳槽分段凿除,有效地减少了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扰动,避免了塌方风险,安全性较高;切割形成的施工缝整齐、光滑,无需再修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一种隧道二衬钢筋混凝土的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1)内业准备
根据拆除的二衬钢筋混凝土范围制定拆除方案,主要包括拆除前对围岩的加固方式、墙锯的切割线路及破碎锤拆除的先后顺序。
2)外业准备
液压墙锯的组装及调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切割线路在隧道二衬混凝土表面上画线标识。
工作面所需的水路、电路及照明准备就绪。
制作切割所需的高空作业台架,搭设工作平台,设置安全围挡设施。
2、液压墙锯就位
1)液压墙锯动力站就位
液压墙锯整个动力站的重量(含油)为140kg,为便于移动,将动力站安置在可移动的推车上,推车四周焊好防护栏。动力站安放的工作面场地要平整,并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且照明充足。
2)液压墙锯机头就位
① 墙锯导轨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3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