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植物油无皂精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3664.3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俞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正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2 | 分类号: | C11B3/02;C11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植物油 精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植物油无皂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油料作物经压榨、浸出等方法得到了毛油,毛油含有如下杂质: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色素等)以及水分。毛油中的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及水分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而毛油中磷脂的存在使得外观混浊、暗淡、烹调时易碳化,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使油脂易氧化显异味、风味差,不良色素使得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为了得到符合食用标准的产品,毛油必须经过精炼加工。
现有的油脂精炼方法有物理精炼方法和化学精炼方法。
物理精炼使用物理方法对油料进行精炼加工。物理精炼一般包括脱胶、脱蜡、脱色、脱臭等几个主要工艺阶段。脱胶主要采用水化脱胶工艺除去磷脂,脱色主要采用白土吸附除去色素,脱臭脱酸采用蒸馏工艺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及热敏色素,物理精炼不能使一切种类、所有等级的毛油脱酸都达到要求的质量。它适用于低胶质、高酸价油脂的精炼。物理精炼的缺点是:往往脱磷不彻底,不易脱去油中所含金属离子.容易产生返色现象。当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在2%以下,物理精炼的优点不明显,含非水化胶质高的油脂不适用物理精炼。
化学精炼一般包括脱胶、中和、脱蜡、脱色、脱臭等几个主要工艺阶段。脱胶是水化脱去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粘液质和糖基甘油二酯等胶溶性杂质。食用植物油的精制多采用水化脱胶工艺,就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的热水,在搅拌下加入热的毛油中,使胶溶性杂质吸水凝聚,然后沉降分离。中和也称作碱炼,就是为了除去脱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非水化磷脂及油中杂质,其原理是先利用添加磷酸使油料中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然后添加碱溶液与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及磷脂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钠皂(通称为皂脚),钠皂在油中成为不易溶解的胶状物而沉淀。脱蜡是去除油脂中的硬脂物或蜡。目前,脱蜡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均属冷冻结晶及分离的范畴,即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蜡,经过过滤或其它分离手段以达到油蜡分离的目的。脱色工艺是去除油中色素、金属离子和胶质。现有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脱色法,例如采用白土进行脱色。脱酸脱臭是在真空及高温下去除油中挥发性的气味物质,利用油脂中气味物质与甘油三酸酯挥发度的差异大,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汽蒸馏脱除气味物质,利用高温和真空条件脱去油中残留的酸及需高温脱去的色素。
以上油脂化学精炼工艺中,碱炼工艺阶段是要达到脱去食用植物油中所含的全部磷、部分色素、大部分游离脂肪酸及金属离子,为后续的脱色、脱蜡、脱臭等工艺创造前提条件,是食用植物油精炼工艺的关键工艺阶段。但是,目前的碱炼工艺产生的皂脚是目前油脂加工行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碱炼工段清除油脂中含皂而进行的水洗工序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水洗后的污水需要耗大量费用进行污水处理,一般皂脚都销往小企业制作酸化油,生产过程产生的含硫酸根污水因处理费过高随意排放造成大量严重的二次污染。同时为了清除油脂中含皂而进行的水洗工序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水洗后的污水需要耗大量费用进行污水处理。
当前行业内存在的精炼工艺中,脱胶工艺包括水化脱胶、酸化脱胶、特殊脱胶及酸法脱胶。其中,水化脱胶的缺陷在于无法脱除非水化磷脂;酸化脱胶的缺陷在于磷脂含酸量高,无法加工利用;特殊脱胶的缺陷在于磷脂脱除不彻底,含磷量大于20ppm;酶法脱胶的脱除效果好,但缺陷在于酶的价格较高,相对生产成本高。
物理精炼一般包括脱胶、脱色、脱臭这几个主要工艺阶段。同样地,物理精炼的第一步也需要脱胶,从油中脱除磷脂、色素及微量金属,只有彻底脱胶,才能正常地进行蒸汽精炼,才能获得高稳定性的成品油。相比化学精炼,物理精炼不产生主要污染源——皂脚。但由于物理精炼工艺仅仅适用在含胶量低、酸价低的棕榈油的加工上,对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含磷量高、酸价高尤其是非水化磷脂含量高的籽油,物理精炼尚没有经济可靠的脱磷工艺,为了达到必须的脱磷效果而基本上都要采用化学精炼工序。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较长时间的精心研究,研发出一种食用植物油无皂精炼工艺,已经过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米糠油等代表性油料实验验证,可适用于所有食用植物油料加工,不仅不产生皂脚,而且还能降低炼油损耗,同时得到磷脂和脂肪酸二种高附加值副产品,大大提高精炼油厂的收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正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正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3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