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20920.3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炯;肖明威;叶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49;C08F4/658;C08F4/6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聚合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含有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Ti 1.0~7.0,Mg 2.0~15.0,Al 0.5~7.0,Cl 10~50,α-烯烃预聚物5~60,催化剂通过以下组分反应制得:
结构式为RMgR’的二烷基镁化合物,其中R、R’是相同或不同的含有4~8个碳原子的烷基;
醇类化合物R1OH,其中R1是含有2~10个碳原子的烷基;
结构式为R2nAlCl3-n的烷基铝化合物,其中R2是含有1~14个碳原子的烷基,n为1~3;
有机环氧化合物,是含有2~8个碳原子的非卤烷基环氧化合物、3~7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环氧化合物或含有4~12个碳原子的环醚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结构式为Ti(OR3)mCl4-m的钛化合物,其中R3是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m为0~4;
α-烯烃预聚物是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或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在受控条件下聚合形成;
结构式为R4X的直链卤代烷烃,其中R4是含有2~12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X为卤素;
乙烯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常温下,将二烷基镁化合物RMgR’的烷烃溶液与醇类化合物R1OH、烷基铝化合物R2nAlCl3-n和有机环氧化合物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得到镁复合物溶液A,以每摩尔二烷基镁化合物计,醇类化合物用量为1.5~4.0摩尔;烷基铝化合物用量为0.1~1.0摩尔;有机环氧化合物用量为0.1~6.0摩尔;
(2)在搅拌的条件下,将镁复合物溶液A的温度降至-40℃~10℃,保持在该温度下,加入钛化合物Ti(OR4)mCl4-m进行反应,得到溶液B,以每摩尔镁复合物计,钛化合物加入量为0.2~5.0摩尔;
(3)在溶液B中通入α-烯烃,控制其压力在10~500KPa下,逐步升高反应温度,升温速度保持在0.2~20℃/min,升温到10~30℃后停止升温,通氮气置换α-烯烃,得到含有预聚物的固体颗粒C的淤浆液,以最终催化剂计,预聚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60%;
(4)在上述淤浆液中加入直链卤代烷烃R4X,加完后升温至40~90℃,反应1~10h,得到最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以每摩尔镁化合物计,所述的直链卤代烷烃用量为0.1~10摩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烷基镁化合物包括二丁基镁、二己基镁、丁基己基镁或丁基辛基镁;
所述的醇类化合物R1OH中的R1是含有2~8个碳原子的烷基;
所述的烷基铝化合物包括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辛基铝、三(2-乙基)己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一乙基铝、氯化二异丙基铝、倍半氯化乙基铝或倍半氯化丁基铝;
所述的有机环氧化合物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代丁烷、环氧氟代己烷、四氢呋喃、3-甲基四氢吡喃或2-甲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钛化合物Ti(OR3)mCl4-m中的R3为1~4个碳原子的烷基;
所述的直链卤代烷烃R4X中的R4为含有2~8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X为氯;
所述的α-烯烃预聚物为乙烯预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09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