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0496.2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伟;王芳;侯晓凡;张文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标签 系统 自由 采集 车流 平均速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程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RFID车用电子标签具有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安装车用电子标签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在通过装有经授权读写器的路段时,对各辆机动车车用电子标签上的数据进行采集,可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的目的,目前已经有多个城市在机动车上规模安装了车用电子标签。
但是目前城市自由流采用的利用采集车牌信息测速方法,是一条道路内两个站点时间利用距离和时间差的方法计算整条道路内的平均车流速度。该方法存在两个比较大的缺陷,一个是如果两采集点距离较远,统计误差会偏大,且实时性较差;另一个缺点是在采集点部署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很多道路只有一个采集点,按照这个方法无法进行平均车速统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能够用单站采集点数据,判别该采集点下车流平均通行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城市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利用单站采集点在一个时间窗内统计到的车用电子标签信息总识别次数,除以经过的车辆数来得到每个车用电子标签的平均识别次数;利用车用电子标签被识别到的平均次数来判定平均车流速度的快慢。
采集点不间断循环识别经过的车辆的车用电子标签信息,单个车用电子标签的信息会被循环重复识别采集,计入总识别次数中。
经过的车辆数从单站采集到的包括不同的车牌号或TID(标签识别号)号在内的车牌唯一信息得到。
平均识别次数与车流速度呈现反比关系,即平均识别次数越少对应车流平均速度越高,平均识别次数越多对应车流平均速度越低。
平均识别次数与车流平均速度的直接对应,需要采样一段时间平均识别次数及平均车速测量值后,进行系数矫正后得到。
本发明利用单站采集点在一个时间段内统计出的每个车辆车用电子标签被识别出的平均值,来判别车流平均通行速度。车牌被识别的平均次数越多,对应平均车流速度越低;平均识别次数越少,对应平均车流速度越高。由此可以判别这个采集点下车流总体通行情况。
本发明测试车流平均通行速度的实时性强,能够适应城市更多道路测试车流平均通行速度的需要。
本发明通过对平均车流速度的监控,能够动态实时反映城市各路段车流通行畅通情况,出行车辆可实时了解路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通过长 期监控城市各路段的车流通行情况,为城市拥堵治理及交通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城市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所述城市车用电子标签系统自由流采集点测车流平均速度的方法,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具体过程如下:
(1)在在一个时间窗内,统计单站点统计识别到的车用电子标签信息总识别次数,总识别次数包括每个车用电子标签被重复识别的次数。
(2)在这个时间窗内,统计经过此站点的车辆数。
(3)利用识别到的总次数,除以车辆数,得到平均每个车用电子标签的识别次数;
(4)利用平均每个车用电子标签的识别次数,判定平均车流速度。因为每辆车的覆盖距离一定,读写器的采集速率一定,则车流速度越快,车辆被识别的次数越少,反之车流均速越低,车辆被识别的次数越多。利用这个现象,来判定车流平均速度大小,以判定道路通行畅通情况。
(5)车流平均速度与平均每个车用电子标签识别次数之间的对应系数,需要利用采集样本进行校对。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0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对点红外通讯装置
- 下一篇:车辆违法行驶的取证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