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动磁极振动床高梯度永磁磁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20365.4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费之奎;朱金波;吕凯;周伟;朱宏政;白雪杰;吴顺生;王松林;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1/025 | 分类号: | B03C1/025;B03C1/031;B03C1/03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磁极 振动 梯度 永磁 磁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动磁极振动床高梯度永磁磁选机。
背景技术
利用矿物颗粒磁性的不同,在磁场中进行选别是磁性物料分选通常采用的方法。湿式磁选机需要水作为工作介质,无法在缺水地区使用,而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不值得推广,因而近年来干式磁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传统干式磁选机靠磁场的直接吸引来捕捉磁性矿物颗粒,但由于传统干式磁选机中的用来捕捉磁性矿物颗粒的磁场中的磁力线是均匀布置的,因此无法对具有不同磁性的磁性物进行分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连续动磁极振动床高梯度永磁磁选机,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磁性的磁性物的分选。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动磁极振动床高梯度永磁磁选机,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差动机构、床体、传送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机架,其中:
第一驱动机构位于床体的一侧并与床体连接用于驱动床体沿着水平方向作不对称往复运动;
差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同侧,差动机构与床体连接并与第一驱动机构配合使得床体在不对称往复运动中产生差动;
床体上靠近差动机构的一侧设有闭风给料仓用于给床面上料;床体的床面上铺设有永磁磁钢组形成永磁层,永磁层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筛选层,筛选层由若干个体永磁磁钢制作的楔块排列而成,且在各楔块的相接处均形成有凹槽;
传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且传送机构位于床体的上方,传送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在床体的上方进行连续性循环传送,且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床体的运动方向;
传送机构包括循环带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传动组件与循环带连接用于驱动循环带进行循环运动;循环带两端均延伸至床体的两侧,循环带的承载面上铺设有由若干软铁片组成的软铁层;软铁层的上表面上铺设有钢板网,钢板网的各个节点处均设有钢毛形成钢毛吸附层。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偏心轮、第一传动杆和摇杆,第一驱动电机与偏心轮传动连接并驱动偏心轮转动;第一传动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偏心轮上且第一传动杆位于偏心轮上远离轴心孔的一侧;摇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连接,另一端与床体连接,在偏心轮转动过程中,摇杆进行水平方向的不对称往复运动运动。
优选地,差动机构包括床头箱、床头箱支撑台、钢制软弹簧、橡胶硬弹簧、拉杆和调节手柄,床头箱固定安装在床头箱支撑台上;
钢制软弹簧和橡胶硬弹簧均设置在床头箱内,钢制软弹簧位于箱体内远离床体的一侧,钢制软弹簧的一端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位于床头箱的外部并与床体连接;
橡胶硬弹簧位于箱体内靠近床体的一侧并套装在拉杆上;
调节手柄的一端伸入箱体内并与钢制软弹簧上远离拉杆的一端连接用于调节钢制软弹簧的压缩距离。
优选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辊、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相互平行设置;驱动辊位于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之间并分别平行于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且驱动辊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传动连接;驱动辊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在驱动辊转动过程中,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随之转动;循环带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上并随着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转动而进行循环运动。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减速器和第二传动杆,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驱动电机位于循环带的上方,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并驱动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第二传动杆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第二传动杆位于第二驱动电机和循环带之间并与驱动辊平行,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辊传动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转动过程中,驱动辊随之转动。
优选地,位于循环带的下方且靠近循环带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垂直于循环带中心线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靠近循环带的一侧均包覆有毛刷,且毛刷的工作区域大于循环带的宽度,毛刷的端面与循环带接触。
优选地,机架包括机架支撑座组、立柱组和支撑架,机架支撑座组包括至少四个机架支撑座,且各机架支撑座分别设置在床体的四周;立柱组包括与机架支撑座数量一致的立柱,且每根立柱竖直安装在一个机架支撑座上;支撑架分别与各立柱连接使得各立柱形成一体。
优选地,各机架支撑座内均设有用于调节立柱升降的升降调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0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