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661.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福富一平;村上元一;稻见规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10 | 分类号: | F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油劣化 抑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其能够不受温度大的影响且切实地除去以往的滤油器无法充分除去的较小的异物。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是具备第1滤油器和第2滤油器的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滤油器包含第1过滤构件,所述第1过滤构件用于对来自储存油的油盘的油进行过滤,所述第2滤油器包含用于对来自所述油盘的油进行过滤的第2过滤构件,该第2过滤构件由陶瓷材料制成、且平均细孔径比所述第1过滤构件的平均细孔径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在内燃机中使用的油的劣化的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发动机油被用于内燃机(以下也称为发动机(engine))的润滑和冷却。发动机油例如储存在设置于发动机下部的油盘中,通过油泵向发动机各部分供给。循环于发动机各部分的发动机油中混入有杂质等异物。为了去除该异物,一般在发动机油流通的油路设置滤油器。
作为这样的滤油器,一般已知将由滤纸等制成的过滤构件内置于套管内的旋装式(spin-on type)、集装式(cartridge type)的滤油器。该过滤构件的细孔径一般为18μm左右。因此,以往的滤油器虽然能够除去较大的异物、例如磨损粉等异物,但是存在无法充分除去更小的异物、例如烟灰(soot)成分(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物、氧化产物)、油泥成分等异物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异物有时会导致油的劣化,进而对发动机各部分带来各种不利影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滤材,是具有热粘合片的用于过滤润滑油的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粘合片包含:(a)纤维径约为5~15μm、纤维长约为0.1~15cm的约1~40重量%的双组分粘合纤维;和(b)纤维径约为0.1~5μm、具有约10~10,000的范围的纵横比的约60~99重量%的玻璃纤维,所述滤材具有约0.2~2mm的厚度、约2~10%的密实度、约10~5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约0.5~10μm的细孔径、和约0.03~9.1m·min-1(0.1~30ft·min-1)的透过率。
在与上述内燃机的滤油器不同的技术领域中,提出了例如以下所记载的各种过滤膜及其制造方法。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纤维多孔膜,其特征在于,由中空纤维形状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多孔膜制成,由半干/泡点法(ASTM F316和ASTM E1294)求出的最大孔径Pmax与平均孔径Pm之比Pmax/Pm为2.0以下,Pm为0.13μm~0.25μm,外表面孔径的变动系数为70%以下,且孔隙率为75~90%。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这样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纤维多孔膜在浑水的持续过滤方面显示出优异的透水量维持能力。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多层结构陶瓷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多孔质基材的表面,将第1层~第n层的各层成膜用浆液连续地以交叉流过滤方式堆积的工序;在第1层~第n层的各层成膜用浆液堆积后使多孔质基材干燥的工序;和使干燥后的多孔质基材烧成的工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0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82437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19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由纤维构成的滤材、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由树脂制的中空纤维多孔膜构成的滤材,细孔径的偏差大,其分布一般为分散大的正态分布。另外,这些滤材的细孔径有时由于构成材料热膨胀等而变化。因此,即使在发动机油的过滤中使用这些滤材,也难以切实地除去该发动机油中所含的细微的异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除去磨损粉等较大的异物,并且能够不受温度大的影响且切实地除去以往的滤油器无法充分除去的较小的异物,特别是烟灰成分、油泥成分等异物的新的内燃机的油劣化抑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烟射流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及可变气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