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12290.5 | 申请日: | 201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36;H01L29/41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侯艺 |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氧化物层 沉积 源漏极 薄膜晶体管结构 刻蚀阻挡层 光刻 透明导电层 钝化层 绝缘板 基板 刻蚀 制备 沉积钝化层 栅极绝缘层 实际功能 依次设置 刻蚀源 漏极层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薄膜晶体管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板、栅极、栅极绝缘层、半导体氧化物层、源漏极层、钝化层和透明导电层,对应于半导体氧化物层上方的源漏极层处,通过刻蚀形成刻蚀阻挡层。还涉及上述薄膜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板上沉积并光刻栅极;在栅极上沉积栅极绝缘板;在栅极绝缘板上沉积并光刻半导体氧化物层;在半导体氧化物层上沉积并光刻源漏极层;在对应于半导体氧化物层上方的源漏极层处,刻蚀形成刻蚀阻挡层;在源漏极层和半导体氧化物层的上沉积钝化层;在钝化层上沉积透明导电层。本发明未单独沉积刻蚀阻挡层,但通过刻蚀源漏极层形成具有实际功能的刻蚀阻挡层,优化薄膜晶体管结构的同时,真正保护半导体氧化物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圆制造领域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于手机、平板或电脑中的屏幕显示技术正不断地更新迭代,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及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得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技术迅速崛起。尤其是薄膜晶体管液晶平板显示器(TFT-LCD),其具有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平板显示器市场的主流产品。
薄膜晶体管液晶平板显示器是一类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设备,该类显示屏上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薄膜晶体管(TFT)对于显示器的响应度及色彩真实度等具有重要影响,是该类显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主要有背沟道刻蚀结构TFT和背沟道保护结构TFT。背沟道刻蚀结构TFT主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板、栅极、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以及位于半导体层和栅极绝缘层上方的源漏极层(包括漏极和源极)。其中,源漏极层是沉积在栅极绝缘层和半导体层上之后,在对应于半导体层的位置处,通过湿刻蚀制程得到的。由于湿刻蚀制程中需要使用强酸及其混合物,容易使背沟道处的半导体层遭到破坏。
目前的TFT元件中,使用较多的半导体层材料为a-IGZO薄膜,该材料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及均匀性佳等方面的优势,具有非常广泛地应用前景。但是有相关报道指出水、氧与光等介质与a-IGZO薄膜的接触将影响TFT元件的特性,因此更多技术人员采用背沟道保护结构TFT,在半导体层上设置保护层。背沟道保护结构TFT与背沟道刻蚀结构TFT的主要区别在于,半导体层上还设有一层刻蚀阻挡层,用于保护半导体层不因刻蚀制程而受到破坏。但是采用该种结构的TFT时,需要增加一道工序来制作刻蚀阻挡层,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在半导体层上沉积刻蚀阻挡层的工艺仍会对半导体层材料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由于该层的增加,使得TFT的尺寸增大,设计空间变小。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开发有一些不同类型的薄膜晶体管结构,但是出于提高TFT结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展TFT矩阵设计空间、改良TFT结构的制备方法等因素的考虑,实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薄膜晶体管结构并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刻蚀阻挡层保护半导体层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板、栅极、栅极绝缘层、半导体氧化物层、源漏极层、钝化层和透明导电层,在对应于所述半导体氧化物层上方的所述源漏极层处,通过刻蚀形成刻蚀阻挡层,所述半导体氧化物层和所述刻蚀阻挡层经过加热活化后分别成为半导体层和绝缘层。
【具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源漏极层朝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窗口,所述刻蚀阻挡层容置在所述窗口中且与所述源漏极层连接,所述刻蚀阻挡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源漏极层,所述钝化层覆盖在所述刻蚀阻挡层和所述源漏极层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2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片设备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