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胞结构的深孔监测仪器的推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6390.7 | 申请日: | 201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喆;郑晶;彭苏萍;贾瑞清;李涛涛;孙远;姜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靠臂 推靠装置 半圆片 深孔 感知 监测仪器 钢丝绳 蜗杆 蜗轮 电机 压力传感器 地面功能 控制主机 自动脱落 自行脱落 自主智能 集成度 伸缩 变小 卷起 压紧 紧凑 零部件 堵塞 机电 全程 概率 汇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胞结构的深孔监测仪器的推靠装置,包括电机、蜗轮、蜗杆、压力传感器、钢丝绳和推靠臂;所述的推靠臂由半圆片组成;推靠臂的伸缩由电机通过蜗轮和蜗杆带动钢丝绳,进而带动多个半圆片卷起或者放下,推靠臂的动作通过控制主机控制或者自主智能工作,具有压紧感知、收回感知、卡困感知、自主解困、自动脱落,全程推靠臂工况可以自动汇报地面功能,本发明的推靠臂可以自行脱落,脱落的半圆片可以变小,降低堵塞深孔的概率。本发明中推靠装置的零部件安排巧妙,紧凑,机电集成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孔中监测仪器的推靠臂,尤其是采用变胞结构设计的推靠臂。
背景技术
深孔中安装微震监测仪器的时候,由于监测仪器是悬挂在深孔里,为了保证传感器和孔壁有良好的耦合,利用一个推靠臂将监测仪器推靠在孔壁上,保持监测仪器和孔壁的良好接触。
石油测井仪器都具有推靠臂,大部分的推靠臂是用一杆状物附着于测井仪器上,使用的时候这一推杆斜方向伸出,使测井仪器靠紧孔壁,这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实际上的应用,有的推出杆占了比较多的空间,有的用半圆管形,占的体积相对小些。由于现有的推靠臂大多是杆状结构,容易卡死,且不容易逃脱,脱落的杆段还容易堵在钻孔中。使得测井仪器难以回收或者难以获取有效的测井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孔环境下的采用变胞结构设计的深孔监测仪器的推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深孔监测仪器的推靠装置,这个推靠装置,包括电机、蜗轮、蜗杆、压力传感器、钢丝绳和推靠臂;所述的推靠臂由半圆片组成;推靠臂的伸缩由电机通过蜗轮和蜗杆带动钢丝绳,进而带动多个半圆片卷起或者放下,推靠臂的动作通过控制主机控制或者自主智能工作,具有压紧感知、收回感知、卡困感知、自主解困、自动脱落、全程推靠器工况可以自动汇报地面功能,本发明的推靠臂可以自行脱落,脱落的半圆片可以变小,避免了堵塞深孔的几率。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监测仪器圆柱形外壳的柱面上附着半圆片组成的推靠臂的部分,工作时推靠臂从下端依次翘起来,将监测仪器压在深孔的孔壁上。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推靠臂由多段半圆形金属片组成,通过第一根钢丝绳和第二根钢丝绳串起大小递减的半圆片,半圆柱面的中线由第三根钢丝绳串接起来,第三根钢丝绳的末端连接一小球锁住最后一个半圆片,另一端止住于推靠臂的驱动机构,推靠臂的伸出可由钢丝绳拉动来实现,拉紧钢丝绳,推靠臂伸出;放松钢丝绳,推靠臂归位。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推靠臂被深孔中的异物卡住时,如果控制系统的排除指令不能奏效,控制系统可下指令丢弃推靠臂的最末的半圆片,剩余的半圆片仍可正常工作;如仍不能奏效,则依次丢弃剩余的半圆片,直至全部丢弃,尽剩三根钢丝绳。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推靠臂的手指采用薄壳弹性设计,安装在监测仪器的壳体上是展开状态,被丢弃后的半圆片能利用弹性应力自动缩小体积,将堵塞深孔的可能性减小到最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根钢丝绳和第二根钢丝绳的伸出及归位状态可由压力传感器辨别,钢丝绳具有拉力和零拉力两种状态,辨别结果用于控制推靠臂的智能控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推靠臂由控制主机控制运行或者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手指状态来自主地智能工作,具有压紧感知、收回感知、卡困感知、自主解困、自动脱落功能,全程推靠臂工况可以自动汇报控制主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记录蜗轮的转角,可获知推靠臂的运行状况,0%表示正常,100%表示手指伸出后,一点也没有回位,在0~100%表示可能是泥浆石头夹卡状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