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04405.6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梁郑岳;林铁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陈变花;俞佳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液 中的 空气 含量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出水管,其一端与发动机的水腔的一端连通,出水管的中部设有第一小循环接口;进水管,其一端与发动机的水腔的另一端连通,进水管的中部设有第二小循环接口;散热器,其两端分别与出水管的另一端和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小循环水管,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小循环接口和第二小循环接口连通;节温器,其设置在第一小循环接口上;透明的观察盖,其固定在出水管的最高处,且位于发动机的出水口与第一小循环接口之间,观察盖的外侧面上设有限值警示线及多条刻度线。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可快速准确读取冷却液中的空气的体积,方便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正常工作时,其内部很少产生气泡,即使有部分气泡产生,也能快速通过冷却系统的除气系统如膨胀水箱等快速释放掉。实际使用中,由于冷却液的失效(比如冷却液变质或用户不断充水或使用了伪造劣质冷却液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失效(如膨胀水箱压力盖失效,冷却管路安装不正确,冷却管路有缝隙导致空气进入等)等原因,冷却液的空气含量会逐渐升高,导致正常的冷却系统出现问题,如气阻(空气积聚在水腔的通道中,阻碍冷却液的流动)及气缸套穴蚀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检查维修。只有测量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水平,才能精确地知道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水平,现有技术中测量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需要一套较复杂昂贵的测量装置及较多的传感器,也需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使用成本很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测量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设备很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水腔的一端连通,出水管的中部设有第一小循环接口;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水腔的另一端连通,进水管的中部设有第二小循环接口;散热器,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管的另一端和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小循环水管,小循环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小循环接口和第二小循环接口连通;节温器,节温器设置在第一小循环接口上;透明的观察盖,观察盖固定在出水管的最高处,且位于发动机的出水口与第一小循环接口之间,观察盖的外侧面上设有限值警示线及多条刻度线。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观察盖呈半球形、柱状、锥状或半椭圆球的形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观察盖由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方法,发动机内冷却液的体积是固定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冷却液中的空气含量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透明的观察盖,观察盖固定在出水管的最高处,且观察盖的外侧面上设有限值警示线及多条刻度线;启动发动机,在高压及高流速下观察盖中充满冷却液;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同时冷却液停止流动;使发动机静置预定时间,使发动机的冷却液中的气泡浮到冷却液的液面上并积聚在观察盖内;读取观察盖上冷却液的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即冷却液内的气泡的体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气泡的质量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定时间大于等于0.5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4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