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六碳糖产率的亚超临界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03044.3 申请日: 2015-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4946700A 公开(公告)日: 2015-09-30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林琳;章龙;董毅;王艳丽;陈俊琛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9/02 分类号: C12P19/02
代理公司: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唐莉莎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六碳糖产率 临界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秸秆制备六碳糖的方法,属于利用废弃纤维素制备低聚糖,提高低聚糖产率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化工冶炼利用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以其集中的生产方式,高效的生产效率,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等负面影响。世界能源组织预测203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将是2005年的1.5倍以上;2030年亚洲能源需求将是2005年的2.1倍以上;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是2002年的1.5倍以上(Energy Outlook 2030)。国际能源网公布201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31.6亿吨,其中,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3.3亿吨,占世界份额的25.1%,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11月26日,我国正式宣布了要把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减排40%~45%为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具、家居用品、水果保鲜、空气净化、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上生物质资源数量庞大,形式繁多,既包括木材、薪柴、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传统的生物质,也包括部分城市废弃物、生物燃料、工业性林业产品、糖业产品废物等现代生物质。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大量而又廉价的生物质能源,把农业废弃物秸秆转化为有用物质,不仅可以减少人类对石油基能源的依赖,还可以改善环境。采用超临界亚临界组合工艺,秸秆首先在超临界水中预处理和水解,使其中的纤维素水解为低聚糖,再经亚临界条件进一步水解为六碳糖,可突破木质纤维素单独超临界水解和单独亚临界水解的技术瓶颈,实现木质纤维废物超临界亚临界组合预处理与水解资源化,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并且它所带来的创新的技术理念,更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木质纤维素废弃物的生物转化需经过预处理、水解、发酵和分离四个过程。在这一工艺过程中,预处理、水解和发酵是三个最主要的技术环节。秸秆预处理的目的是解除木质素对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保护作用,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增加反应表面积从而提高后续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率。水解也就是糖化过程,是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别降解为可发酵的六碳糖(主要为葡萄糖)和五碳糖(主要为木糖)。发酵过程则主要是利用酵母或其他微生物将葡萄糖和木糖发酵产生乙醇。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以酸、碱、水热法居多。通过这些方法在除去部分木质素的同时,可部分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从而提高水解的效率。只是这些方法的反应条件苛刻,分别存在腐蚀设备、污染环境、转化效率低、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且在破坏木质素的同时会产生发酵抑制物,影响后续的发酵效率,亟需工艺简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型预处理与水解技术或工艺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六碳糖产率的亚/超临界制备方法。采用秸秆超临界亚临界组合预处理与水解工艺技术,首先纤维素和秸秆在超临界水中预处理和水解,打破木质素的缠绕包裹并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使纤维素水解为低聚糖,再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亚临界条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尽可能避免葡萄糖产生的初级水解;低聚糖再经过葡萄糖分解速率相对较慢的亚临界水二级水解生成葡萄糖等六碳糖,实现全工艺过程可发酵糖产率的最大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既利用了超临界法反应迅速、无需催化剂、无产物抑制的优点,又解决了其产物不稳定、条件难控制的技术瓶颈,从而实现秸秆快速高效的转化为可发酵糖,对提高秸秆制取六碳糖的生产效率及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提高六碳糖产率的亚/超临界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玉米秸秆全料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入亚/超临界水为介质的两组平行的反应器中并密封;

(2)将两组平行反应器水平置入超临界的盐浴装置中进行超临界反应,水平振荡以利于物料混合和系统传热;

(3)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将反应器置入亚临界的盐浴装置中进行亚临界反应;

(4)待釜内压力降至常压后关闭冷凝水、搅拌器,开启釜盖,取出反应产物。

步骤(1)所述玉米秸秆的质量为20~60克,所选定的固液比为固液比为1:41.7~1:125。

步骤(2)所述的超临界条件为270~290℃,操作压力为10~25 MPa,反应时间为12~26秒;

步骤(3)所述的亚临界反应条件为180~260℃,操作压力为10~20 MPa,反应时间为10~60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