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02170.7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华祖林;吕玲玲;黄欣;张琪;张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44 | 分类号: | B01J23/44;B01J35/02;C02F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三维 结构 暴露 001 氧化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及有机物污染物降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光催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技术,在环保、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光催化剂是光照射下引起催化反应的物质,通过光催化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和超级氧离子,来降解分解有机污染物质。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被深入研究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方面。在现有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二氧化钛因其具有低廉、无毒无污染、物化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最有潜力的光催化材料之一。TiO2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仅与粒径、表面积和形貌有关,且与其所具有的高活性晶面有关。TiO2其[001]晶面的平均表面能最高,其具有高密度不饱和配位的Ti原子及活跃的表面O原子,具有更多活性位点,有助于提高量子效率,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然而,与二维纳米片状暴露[001]晶面的TiO2相比,三维结构暴露[001]晶面的TiO2单晶体表面积更大、活性点位更多,其结构可以防止纳米片层层之间聚集,其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性能更好。因此,制备出三维结构暴露[001]晶面的TiO2,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然而,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较宽,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这些缺陷导致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不高,限制了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过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耦合、贵金属沉积等方法对二氧化钛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以此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TiO2光催化剂中负载贵金属材料,可以缩短带隙,将光响应范围从紫外光域拓展到可见光域,并且在金属和TiO2界面将形成Schottky势垒,激发的光生电子从TiO2导带转移到金属表面,TiO2价带产生空穴,从而实现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光敏电子转移能力,所以将金属钯沉积到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TiO2表面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行,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制备成功率高,光催化活性高且原料经济易得,可以实现大量生产,也可以解决回收和重复利用的问题的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在光催化废水污染物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将异丁醇与钛酸丁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异丁醇和氢氟酸适量,磁力搅拌,再转入高压釜中,在180~200℃下水热反应20h;将高压釜冷却至室温,所得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并用NaOH溶液调节pH值中性,干燥得到白色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样品;
步骤二,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的制备:先用PdCl2和盐酸溶液配制成1g/LH2PdCl4溶液,将乙醇及步骤一制得的所述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样品置于三口烧瓶中,在紫外光下照射10~30min,然后加入H2PdCl4溶液,继续光照10~30min,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持续向溶液中通N2,反应后的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制得钯修饰的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样品。
所述异丁醇、钛酸丁酯和氢氟酸的用量比为40-80mL:0.5-2mL:0.4-0.8mL。
所述异丁醇、钛酸丁酯和氢氟酸的用量比为40mL:1mL:0.4mL。
所述高压釜的水热反应温度为200℃。
所述三维花状结构暴露[001]晶面的二氧化钛样品、乙醇和H2PdCl4的用量比为30~100mg:50~200mL:1~3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2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