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锌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00743.2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硕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C01G5/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锌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氧化锌放入浸出剂草酸溶液中,制成草酸锌溶液;
S2.在草酸锌溶液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和过硫酸钠,双氧水和过硫酸钠将浸出液中的Fe2+,、Mn2+,氧化成难溶的Fe3+、Mn4+沉淀出来,进行过滤;
S3.在上述步骤制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将滤液中的铜、镉、铅通过置换反应沉淀出来,并过滤除去;
S4.在上述滤液中加入硫化钠,使滤液中的杂质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硫化金属盐,过滤除去;
S5.在滤液中加入草酸,使溶液中锌离子与草酸按摩尔比1∶1.2-1.4的比例在2-15℃搅拌恒温反应50-90分钟,加入分散剂、活化及纳米化催化剂搅拌种植,制得悬浮液;
S6.将草酸锌和可溶性银盐按摩尔比1∶0.5-1.0的比例在20-50℃条件下持续搅拌80-90分钟,同时,在上述步骤制得的悬浮溶液中加入调配好的饱和纯碱溶液进行复分解合成,复分解合成的碱式草酸锌均匀生长在分散剂表面及其孔隙表面,得到中间产品,另外复分解合成生成的的草酸钠因过饱和结晶也均匀析出在分散剂表面及其孔隙表面,并将碱式草酸锌结晶间均匀隔离;
S7.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浓浆通入内衬氧化铝、填充氧化铝球的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颗粒更细,碱式草酸锌及草酸钠结晶在分散剂表面及其孔隙表面分布和隔离更加均匀;
S8.将上述步骤盐磨制得的浓浆经压滤机压滤,滤饼置于250-1350℃的煅烧炉内煅烧50-300分钟;
S9.将上述制得的含有草酸钠结晶的纳米氧化锌加水洗涤,彻底洗去可溶性的草酸钠,释放出微孔等表面积;
S10.将上述水洗得到的纳米氧化锌压滤,滤饼送入闪蒸干燥机干燥,产品经冷却后,进入气流筛、除铁及自动包装系统过筛、除铁,即可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投入双氧水的量为浸出液中Fe2+,总质量的7-10倍,投入过硫酸钠的量为浸出液中Mn2+,总质量的10-13倍;所述氧化反应条件为70-100℃,搅拌条件下反应时间为4-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锌粉的加入摩尔量为滤液中铜、镉、铅总摩尔量的6-9倍,在搅拌条件下连续反应40-7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用硫化钠用水溶解稀释200倍,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热并加入净化液中,在30-50℃反应2-3.5小时后压滤;所述硫化钠的加入质量为滤液中铜、镉、铅总质量的2-2.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分散剂为白炭黑、碳酸钙、三氧化二铝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活化及纳米化催化剂为三聚磷酸钠,反应搅拌进行,反应时间为50-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锌:分散剂:活化及纳米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5:0.00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将S5的得到的悬浮溶液加热到55℃,然后加入调配好的饱和纯碱溶液进行复分解合成,锌:纯碱质量比为1:2.2-2.4,复分解合成的碱式碳酸锌均匀生长在分散剂表面及其孔隙表面,制得内含草酸钠盐结晶的浓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水洗步骤分几段进行,直至洗涤到洗水中用氯化钡溶液检测没有SO42-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0中,所述闪蒸干燥机内的温度控制在180-220℃之间。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生产的纳米氧化锌,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纳米氧化银,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在10-50nm,银含量为0.05%-60%(w/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7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