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调偏张紧游动小车的调偏张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8843.6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寇子明;张静;寇彦飞;兰华;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B65G23/4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输送带 调偏张紧 游动 小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调偏张紧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通过调偏张紧游动小车对输送带进行调偏张紧的方法。
技术背景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井下煤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大型设备,特别是输送带宽在1200cm,输送量位在1600t/h,带速在300cm/s,输送距离在1000m的带式输送机尤其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对于这种宽输送带、大吨位、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在长时间的连续运行过程中,由于输送带的老化,物料的堆积不均匀,机械装置的磨损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引起打滑、跑偏现象,打滑会使滚筒与输送带接触摩擦,温度升高,胶带燃着;跑偏会使物料外撒,降低运输效率,输送带边角磨损发热,甚至引起火灾,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打滑、跑偏时,如果有相应的张紧调偏方法来调整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有序运营。
现有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调偏张紧方法主要是在储带装置机架上安装有螺纹调偏机构的方法来微调改向滚筒安装角,当输送带跑偏时,改向滚筒的轴承座在螺纹调偏机构作用下,两侧发生相对移动,使滚筒产生2°~4°的小角度偏转,在输送带空载慢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人工纠偏的方法。该方法在井下潮湿工作环境下,螺纹极易锈死而导致功能失效,同时随着带式输送机的高速长距离的运转、物料堆积不均匀,常常导致输送带整体跑偏。
现有公开号为CN1962218A公开的一种“皮带张紧调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的皮带张紧调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宽输送带、大吨位、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进行纠偏和张紧,目前还未见有关宽输送带大吨位、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皮带纠偏张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是对于现有输送带宽在1200cm,输送量位在1600t/h,带速在300cm/s,输送距离在1000m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进行人工机械调偏难度大,效率低,无法在带式输送机有效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长期的维持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调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调偏张紧游动小车的调偏张紧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调偏张紧游动小车的调偏张紧方法,其所述调偏张紧方法是将调偏张紧游动小车及其调偏张紧液压控制系统,用于输送带宽在1200cm以上,输送量位在1600t/h以上,带速在300cm/s以上,输送距离在1000m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调偏张紧方法;其具体带调偏张紧方法如下:
当带式输送机开机启动前,接通防爆电机[11]电源带动油泵[12]工作,油泵[12]通过吸油过滤器[10]吸油后,向右打开第一换向阀[14],实现第一换向阀[14]的左位机能,压力油分别通入前端第一液压油缸[23]、前端第四液压油缸[26]与后端第二液压油缸[24]、后端第三液压油缸[25]的无杆腔,此时前端第一液压油缸[23]、第四液压油缸[26]与后端第二液压油缸[24]、第三液压油缸[25]的顶杆向外延伸至小车轨道[5]的内侧,固定张紧小车架[2],维持带式输送机的起动平稳性;
当带式输送机进入正常运转状态时,向左打开第一换向阀[14],实现第一换向阀[14]的右位机能,压力油分别通入前端第一液压油缸[23]、前端第四液压油缸[26]与后端第二液压油缸[24]、后端第三液压油缸[25]的有杆腔,收回前端第一液压油缸[23]、前端第四液压油缸[26]与后端第二液压油缸[24]、后端第三液压油缸[25]的顶杆,并预留工作间隙,维持输送带的张紧力;
当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发生向左跑偏时,同时向右打开第一节换向阀[14]和第二节换向阀[15],实现第一节换向阀[14]和第二节换向阀[15]的左位机能,第一液控换向阀[18]和第二液控换向阀[19]受压力油控制,阀芯向右延伸实现左位机能,此时前端第四液压油缸[26]和后端第二液压油缸[24]的无杆腔分别通入压力油,顶杆向外延伸,同时前端第一液压油缸[23]和后端第三液压油缸[25]的无杆腔通入压力油,顶杆收缩,顶杆作用到小车轨道[5]内侧面后,相应的反作用力通过油缸、销轴、安装横梁传到张紧小车架[2]上构成顺时针转矩,使张紧小车架[2]平稳缓慢实现小角度偏置,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形成相应的夹角,实现对输送带的纠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