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突变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区DNA及其基因组编辑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85764.1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何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85;C12N5/10;A61K48/00;A61P35/00;A61P31/18;A61P7/04;A61P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 11433 | 代理人: | 周红力;王明静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突变 核酸 内切酶 识别 dna 及其 基因组 编辑 应用 | ||
1.一种用作基因组编辑的同源重组模板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DNA包括1)人工编辑的目标敲入序列;和2)突变的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区序列;和3)两侧同源臂序列,其中,所述1)人工编辑的目标敲入序列是来源于细胞基因组上待编辑的对应目标DNA序列,并且人工完成了所需的特定点突变,特定插入突变或者特定删除突变,所述2)突变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区是来源于基因组上核酸内切酶识别区域的对应DNA序列,并且在该序列上已经完成碱基突变,目的在于避免被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识别,防止在已经完成同源重组介导的序列编辑的基因组DNA上再次发生核酸内切酶介导的双链切割和NHEJ修复,所述3)两侧同源臂序列与待编辑的细胞基因组DNA序列完全相同,其能与对应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从而介导已经人工编辑的目标敲入序列和突变的识别区序列替代基因组中原有的对应DNA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敲入序列可位于突变的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区内,也可以位于突变的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识别区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DNA,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待编辑细胞基因组DNA上对应序列,所述突变的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区序列具有至少1个碱基突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区的碱基突变原则是在不改变蛋白编码或者基因组功能的条件下,引入足够多的突变碱基,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被再次识别的可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DNA,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是任何能识别特定DNA序列的核酸内切酶,优选的,所述基因组编辑核酸内切酶包括ZFN、TALEN、CRISPR/Cas9等。
6.一种载体、系统或者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系统或者细胞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DNA。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DNA,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系统或者细胞在(1)提高基因组编辑效率,(2)制备基因组编辑细胞或动物模型,(3)制备采用基因治疗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8.一种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DNA、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系统或者细胞进行基因组编辑。
9.一种基因编辑细胞、动物模型或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DNA、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系统或者细胞进行制备。
10.一种药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DNA、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系统或者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57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