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0737.5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童丽萍;邬伟进;张敏;刘强;赵龙;谷鑫蕾;刘俊利;王亚博;刘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土 拱顶 局部 坍塌 加固 系统 及其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统民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特征、经济状况及人文背景造就传统民居不同的结构形式,生土窑居是出现类型最早、分布较为广泛的传统民居,也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生土窑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利用高原有利地形,凿洞而居,因此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生土窑居取之自然而融于自然,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了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解洞室小气候的功能,最符合生态原则。
生土窑居利用高原有利地形,凿洞而成,其完全依靠挖凿成型的生土窑居的土拱体系作为支撑结构,没有栋梁支撑,也没有其他的支护体系。生土窑居的上方一般要求有3-6米厚的覆土层,3-6米厚的覆土层将向下产生巨大的自重压力,生土窑居的土拱要承受来自覆土层的自重压力、营造的建筑空间所需要的支撑力以及可能发生的地震、土体滑坡、局部坍塌等各种荷载。当这些荷载不能维持平衡时,窑洞拱顶土体极易产生裂缝,当裂缝相互交错时,拱顶结构整体性下降,土体之间粘结性较差,在外力扰动作用下,拱顶土体极易产生局部坍塌,最终导致拱顶结构整体坍塌。根据实地调研,发生在窑洞拱顶土体局部坍塌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对于生土窑居拱顶土体局部坍塌的质量病害,缺乏行之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理措施。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它是在生土窑洞拱顶裂缝处沿生土窑居拱顶内表面设置钢筋网片,将钢筋网片与生土窑居拱顶土体连接,再在裂缝前后设置拱形钢架,通过拱形钢架支撑钢筋网片,最后在钢筋网片外支模板并浇注水泥砂浆,在拱形钢架外支模板并浇注混凝土,钢筋网片上沫水泥砂浆后,将钢筋网片与拱顶土体成为整体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拱顶土体脱落,同时,拱形钢架及浇注后的混凝土,支撑钢筋网片及拱顶载荷,改变生土窑居拱顶结构的传力路径,降低拱顶裂缝处的应力,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致使土体局部坍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其中:包括钢筋网片、连接件、水泥砂浆、支撑架、基础及混凝土,所述的钢筋网片是由钢筋相互固定成网格状结构,钢筋网片在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处沿拱顶土体内表面布置,且钢筋网片通过连接件与生土窑居拱顶土体固定,钢筋网片外浇注有水泥砂浆,所述的沿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前后各设置一个支撑架,支撑架支撑钢筋网片,支撑架下端固定在基础上,支撑架外浇注混凝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钢筋网片为弧形,其弧度与生土窑居拱顶弧度相同,其弧长生土窑居拱顶弧长相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连接件为长钉,长钉的端帽为向内弯曲的U形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支撑架为拱形钢架,拱形钢架为由主筋与箍筋相互固定而成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钢筋骨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基础为混凝土基础,基础顶面预埋钢板,基础内预埋钢筋,预埋钢筋顶端与预埋钢板底面固定,支撑架下端固定在预埋钢板的顶面。
一种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的施工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施工前准备:
a、准备钢筋,钢筋直径为8mm~12mm,各项性能指标不低于HPB300;
b、准备长钉,长钉直径为4mm~8mm,长度为150mm~200mm,并将长钉尾端向内弯曲成U形;
c、准备八根主筋,主筋为带肋钢筋,带肋钢筋各项性能指标不低于HRB400,有效直径不小于18mm;
d、准备箍筋,箍筋光面钢筋,钢筋各项性能指标不低于HPB300,直径不小于8mm,将光面钢筋弯曲成四边形结构,;
e、准备四块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厚度为厚度不小于10mm,预埋钢板截面与基础截面相同;
d、准备预埋钢筋,预埋钢筋直径不小于6mm,,长度不小于50mm;
第二步、清理土体:
a、清理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周围土体表面,凿除松动土体;
b、在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前后各400-600mm处,紧贴窑洞侧壁开挖高不低于250mm、横截面不小于300mm×300mm的凹槽;
第三步、制作基础
a、制作预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0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裸眼封隔器
- 下一篇:一种液压坐封旋转解封的卡瓦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