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的单模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5895.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8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龙胜亚;朱继红;吴俊;王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衰减 有效面积 单模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低衰减且大有效面积的单模光纤。
背景技术
随着IP网络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运营商对于传输容量的需求不断提高,现网中单纤容量已逐渐在逼近极限值100Tbps。100G传输系统已开始进入商用元年。如何在100G传输信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传输容量,是各系统设备商和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在100G和超100G系统中,接收端采用相干接收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能够在电域中数字补偿整个传输过程中累积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PMD);信号通过采用偏振模复用和各种高阶调制方式来降低信号的波特率,例如PM-QPSK、PDM-16QAM、PDM-32QAM,甚至PDM-64QAM和CO-OFDM。然而高阶调制方式对非线性效应非常敏感,因此对光信噪比(OSNR)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能为系统带来提高OSNR和降低非线性效应的效果当采用高功率密度系统时,非线性系数是用于评估非线性效应造成的系统性能优劣的参数,其定义为n2/Aeff。其中,n2是传输光纤的非线性折射指数,Aeff是传输光纤的有效面积。增加传输光纤的有效面积,能够降低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目前,用于陆地传输系统线路的普通单模光纤,其有效面积仅约80um2左右。而在陆地长距离传输系统中,对光纤的有效面积要求更高,一般的有效面积在100um2以上。为了降低铺设成本,尽可能的减少中继器的使用,在无中继传输系统,如海底传输系统,传输光纤的有效面积最好在130um2以上。然而,目前大有效面积光纤的折射率剖面的设计中,往往通过增大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学芯层的直径来获得大的有效面积。该类方案存在着一定的设计难点。一方面,光纤的芯层和靠近它的包层主要决定光纤的基本性能,并在光纤制造的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果设计的径向尺寸过大,必然会提高光纤的制造成本,抬高光纤价格,将成为此类光纤普遍应用的障碍。另一方面,相比普通单模光纤,光纤有效面积的增大,会带来光纤其它一些参数的恶化:比如,光纤截止波长会增大,如果截止波长过大则难以保证光纤在传输波段中光信号的单模状态;此外,光纤折射率剖面如果设计不当,还会导致弯曲性能、色散等参数的恶化。
另一种限制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光纤特性就是衰减,目前常规的G.652.D光纤的衰减一般在0.20dB/km,激光能量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后逐渐减小,所以需要采用中继的形式对信号再次放大。而相对与光纤光缆的成本,中继站相关设备和维护成本在整个链路系统的70%以上,所以如果涉及一种低衰减或者超低衰减光纤,就可以有效的延长传输距离,减少建设和 维护成本。经过相关计算,如果将光纤的衰减从0.20降低到0.16dB/km,整个链路的建设成本将总体降低30%左右。
综上所述,开发设计一种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光纤成为光纤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献US2010022533提出了一种大有效面积光纤的设计,为了得到更低的瑞利系数,其采用纯硅芯的设计,在芯层中没有进行锗和氟的共掺杂,并且其设计采用掺氟的二氧化硅作为外包层。对于这种纯硅芯的设计,其要求光纤内部必须进行复杂的粘度匹配,并要求在拉丝过程中采用极低的速度,避免高速拉丝造成光纤内部的缺陷引起的衰减增加,制造工艺及其复杂。
文献EP2312350提出了一种非纯硅芯设计的大有效面积光纤设计,其采用阶梯状下陷包层结构设计,且有一种设计采用纯二氧化硅外包层结构,相关性能能够达到大有效面积光纤G.654.B和D的要求。但在其设计中氟掺杂的包层部分最大半径为36μm,虽然可以保证光纤的截止波长小于等于1530nm,但受到其较小氟掺杂半径的影响,光纤的微观和宏观弯曲性能变差,所以在光纤成缆过程中,会导致衰减增加,在其文献中也未提及相关弯曲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掺杂优化的超低衰减单模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