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4447.3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范海娟;张荣沭;季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88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根际木 霉菌 分离 方法 | ||
1.一种植物根际木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样品采集及处理:
采集:任意时间采集自然环境中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蔬菜或中草药的根系或根际土壤样品;
处理:浅根系的矮小植物:戴上灭菌的手套,除去根系上附着的土壤,利用灭菌的剪刀剪取100~200g根,装入灭菌的聚丙烯塑料袋中,获得根系样品;深根系的大型植物:取10~20cm深处100~200g根际土壤装入灭菌的聚丙烯塑料袋中,获得土壤样品;
二、超净工作台中,取30g根系样品或土壤样品放入装有100mL灭菌蒸馏水的三角瓶中,封上瓶盖,在140r/min的摇床中摇动10min,获得样品原液,然后制备5倍、25倍、50倍和75倍的稀释液;
三、样品原液及其稀释液分别吸取200μL,利用灭过菌的涂布涂在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表面,各涂布10皿,共计50皿,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24~48h,获得木霉菌落;
四、在超净工作台中,观察获得的木霉菌落,每种样品至少挑取20个木霉菌落,分别转接到PDA斜面培养基中,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5d,分离出木霉菌,获得纯培养物,即完成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
其中步骤四中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是装有20mL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的9cm培养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根系样品或土壤样品,若近期进行分离,则于4℃保存,若近期不进行分离,则于-20℃下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剪刀剪取150g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取15cm深处150g根际土壤装入灭菌的聚丙烯塑料袋中,获得土壤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制备稀释液:取灭菌的1.5mL离心管,加入800μL灭菌蒸馏水和200μL样品原液,吸打混匀即为5倍稀释液;取灭菌的1.5mL离心管,加入800μL灭菌蒸馏水和200μL 5倍稀释液,吸打混匀即为25倍稀释液;取灭菌的1.5mL离心管,加入800μL灭菌蒸馏水和200μL 25倍稀释液,吸打混匀即为75倍稀释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培养24~48h,这期间每隔4h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仔细观察一次木霉菌落,当发现木霉菌落时,立即将其转接到PDA斜面培养基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置于25℃的培养箱中培养3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根际木霉菌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孟加拉红固体培养基由5g蛋白胨、10g葡萄糖、1g磷酸二氢钾、0.5g MgSO4·7H2O、100mL1/3000孟加拉红溶液、0.1g氯霉素、15~20g琼脂和1000mL蒸馏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4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叶生物菌株修复剂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