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51145.0 申请日: 2015-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5039232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夏焕章;高文丽;倪现朴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1 分类号: C12N1/21;C12N15/76;C12N15/11;C12P19/50;C12R1/465
代理公司: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代理人: 靳玲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因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卡那霉素(kanamycin)是由卡那链霉菌(Streptomyces.kanamyceticusCGMCC4.1441)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于1957年被Umezawa等人发现。从化学结构上看,卡那霉素是2-DOS以糖苷键与卡那糖胺和D-葡萄糖胺连接形成的三糖化合物,包括卡那霉素A、B和C三个组分,其中卡那霉素A是主组分,卡那霉素含量B在5%~7%之间。

卡那霉素B是合成地贝卡星和阿贝卡星的原料。地贝卡星(dibekacin,DKB)保持了卡那霉素B的抗菌活性,在抵制钝化酶APH(3’)的攻击方面明显强于卡那霉素B。阿贝卡星(arbekacin),它的耐酶性更好,而且耳、肾毒性较低,对许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

多年来,对卡那链霉菌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诱变育种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中。对卡那霉素合成基因的研究也一直以体外表达为主。卡那霉素各组分间结构差异较小,物理性质相近,造成下游分离困难,提高了生产成本。卡那霉素合成基因路径的阐述也为建立生产单组分产物的工程菌奠定了基础。卡那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于2004年在卡那链霉菌中首次被分离。Kharel等从卡那链霉菌中克隆一段包含有40个ORF的序列,包含卡那霉素合成基因、调节基因、抗性基因和转运基因。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抗生素组分成为可能。Hilda等人于2011年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KanJ和KanK,并深入探讨了酶的功能和抑制剂。KanJ是Fe/α-酮戊二酸依赖的双脱氧酶,KanK是NADP依赖的酮还原酶,它们共同参与了卡那霉素B转变为卡那霉素A的C2’位的脱氢和氨化作用。

卡那霉素B的生产主要是从卡那霉素的发酵母液中分离提取,产量低而且工艺繁琐,成本高,分离周期长,污染严重,产量不稳定。

构建一株直接高产卡那霉素B的工程菌株,可以革命性地降低卡那霉素B的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卡那霉素B的工程菌株兼顾了节能减排和安全高效,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产生卡那霉素B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卡那链霉菌原始菌株中卡那霉素A的产量为93%,而卡那霉素B的量为7%。本发明利用基因阻断技术对卡那链霉菌中的双脱氧酶基因(KanJ基因)进行破坏,以阻断卡那霉素A的合成,使其主要产生卡那霉素B。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经基因工程构建的卡那链霉菌(StreptomyceskanamyceticusXN126),所述卡那链霉菌的双脱氧酶基因kanJ失活或由kanJ编码的双脱氧酶失活。

优选地,所述kanJ基因选自下述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1)具有SEQ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序列;

(2)与(1)中的序列同源的序列;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的序列杂交且编码双脱氧酶的序列;和/或

(4)核苷酸序列与(1)或(2)的序列有85%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双脱氧酶的序列;

优选地,所述kanJ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失活是通过选自基因敲除、基因置换、基因沉默、RNA干扰和点突变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的。

更优选地,所述卡那链霉菌为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kanamyceticus)。所述菌株已于2015年05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1086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卡那霉素B及其衍生物的卡那链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使卡那链霉菌中的kanJ基因失活或由kanJ基因编码的双脱氧酶失活;

优选地,所述失活是通过选自基因敲除、基因置换、基因沉默、RNA干扰和点突变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方法为通过框架内缺失来阻断卡那链霉菌中的kanJ基因。

优选地,所述框架内缺失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kanJ基因双交换阻断质粒;

(2)使用步骤(1)中构建的质粒转化卡那链霉菌,获得转化子;

(3)筛选步骤(2)中获得的转化子,获得双交换菌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1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