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NG运输船用的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应变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8128.1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王五开;韩晓燕;王会赏;张淑敏;崔玉景;韦静静;邵海波;张亚飞;王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0514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ng 运输船 压力容器 底部 应变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容器的船载支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NG运输船用的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应变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迅速普及使用,天然气已成为主要的绿色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压缩天然气(CNG)大多采用压力容器存储、运输方式可分为陆上拖车运输和船舶集中运输。
采用船舶运输时,在各种海况下船舶航行时,船体不可避免的产生振荡(因波浪所致的纵摇、横摇和垂荡),存储压缩天然气的压力容器底部将直接承受来自竖直向上下振动、左右摆动和前后颠簸复合而成的外部负载冲击力,在极端情况下(如风暴),这些外部负载冲击力可能非常大;当外部负载冲击力超过压力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时,造成压力容器被强迫弯曲破坏或屈曲而产生损坏,导致天然气泄漏到船舱内,产生诸如爆炸等安全隐患。
目前,船载压力容器底部支撑装置大多采用的结构是在支撑架和压力容器之间设置缓冲吸能材料(如橡胶、橡胶与泡沫复合材料等)来吸收外部负载冲击力;由于缓冲吸能材料存在吸能极限的特性,使压力容器支撑装置只能适应、吸收缓冲一般海况所造成的外部负载冲击力;但是船舶航行时所遇到海况存在多样、复杂性,压力容器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风险。因此,如何设计出满足复杂海况下的船载压力容器底部支撑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NG运输船用的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应变支撑装置,通过在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和仓底板之间的滑动限位结构,以及对滑动限位结构的支撑复位装置,直接缓冲吸收瓶式压力容器受到的竖直向上下振动、左右摆动和前后颠簸复合成的外部负载冲击力,为在复杂、多样的海况下实现CNG船舶运输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CNG运输船用的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应变支撑装置,结构中包括在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和仓底板之间的滑动限位结构,以及对限位机构的支撑复位装置,其关键在于:滑动限位结构由限定在瓶式压力容器底部的球面法兰和限定于仓底板上的配套法兰托圈组成,球面法兰借助于元宝簧组合形成的支撑复位装置实现对瓶式压力容器随机应变复位。
进一步:支撑复位装置结构包括设置在瓶式压力容器底部的球面法兰,预紧螺栓将球面法兰限位在固连于底座上的法兰托圈上、并形成沿邻接的球面转动的自由度,设置在球面法兰盘和仓底板之间的预紧螺栓上设置有高弹橡胶垫和元宝簧组合形成具有垂直向支撑和分离后的复位装置。
在元宝簧和仓底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元宝簧外侧套装有密封橡胶套。
在球面法兰和法兰托圈上分别设置有互相配合的配合的球面和锥面。
所述球面法兰的球面与法兰托圈的锥面之间的空隙装有润滑油、并借助于橡胶密封圈形成润滑密封结构。
采用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瓶式压力容器底部和仓底板之间的滑动限位结构,以及对限位机构的支撑复位装置,直接缓冲吸收瓶式压力容器受到的竖直向上下振动、左右摆动复合成的外部负载冲击力,减小了压力容器产生的振荡幅度,为在复杂、多样的海况下实现CNG船舶运输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2)球面法兰的球面与法兰托圈的锥面构成滑动限位结构形成瓶式压力容器的摆动支撑结构,使瓶式压力容器可以跟随船体纵摇和横摇产生摇摆动作,降低了瓶式压力容器直接承受左右摆动和前后颠簸复合成的摇摆外部负载冲击力而造成压力容器变形和损坏的风险;(3)高弹橡胶垫和元宝簧沿预紧螺栓竖直向伸缩,可有效吸收瓶式压力容器受到竖直向外部负载冲击力,保持瓶式压力容器内壁不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1是底座,1-1是法兰托圈,1-1-1是锥面,2是瓶式压力容器,2-1是球面法兰,2-1-1是球面,2-2是预紧螺栓,2-3是高弹橡胶垫,2-4是元宝簧,2-5是密封垫,2-6是密封橡胶套,2-7是橡胶密封圈,2-8是耐磨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太阳能电池背膜
- 下一篇:一种气体放电灯管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