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虫夏草固体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45913.1 申请日: 2015-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5039452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郭狄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9/04 分类号: C12P19/04;C08B37/00;C12R1/645
代理公司: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代理人: 邹常友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冬虫夏草 固体 发酵 多糖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虫夏草固体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它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上。冬虫夏草首载于本草从新,味甘,性温,归肺,肾经,具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滋补强壮、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因此,常用来治疗劳咳痰血、盗汗、阳痿、遗精、黄胆病、肺结核及老年衰弱、慢性咳喘等症。一直以来,冬虫夏草一直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

虫草多糖是虫草中含量最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低血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市面上的“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虫草菌胶囊”、“百令胶囊”等产品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虫草多糖。但由于冬虫夏草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自然野生的产量相当有限,为此,如何对对冬虫夏草中的多糖活性成分进行高效提取,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冬虫夏草多糖提取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法、水提醇沉法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但上述方法存在各自的缺陷或不足,例如水提醇沉法提取率低,多糖纯度不足。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冬虫夏草胞内多糖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冬虫夏草固体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方法,多糖得率高,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冬虫夏草固体发酵液中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前处理:将保藏好的冬虫夏草菌种5-10g经清水冲洗、烘干后,备用;

(2)配制固体发酵培养基:取葡萄糖2-5g,玉米粉2-4g,氮源1-2g,麦麸2-4g,KH2PO42-4g,MgSO41-2g,VitaminB12-4g,VitaminB23-6g,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加热煮沸,调节PH,趁热倒入容器中,高压蒸汽灭菌,倒在平板上;

(3)发酵培养:将步骤(1)中经样品前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步骤(1)中制备好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后取菌种发酵液备用;

(4)取步骤(3)中制得的菌种发酵液加水进行超声回流提取,经0.45um微孔滤膜过滤,取样品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制备的样品滤液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再加乙醇进行醇沉,经过滤后,冷冻离心,取上清液在4℃条件下静置12h,在常温下离心,经0.45um微孔滤膜过滤得沉淀,采用无水乙醇洗涤1-3次,浓缩得到样品粗多糖;

(6)将步骤(5)中制得的样品粗多糖采用添加活性碳的沸水溶解脱色,冷却,再加沸水,再冷却,去除蛋白,将去除蛋白的样品溶液置入透析袋中,在蒸馏水中透析24h,将5-10倍体积的乙醇加入透析后的溶液中,在4℃条件下沉淀过夜,离心,弃上清,取沉淀物干燥,制得精多糖。

优选的,步骤(1)与步骤(6)中所述的烘干温度均为50-80℃。

优选的,步骤(2)中加蒸馏水的量是按料水比(1-3):(1.5-5)的体积加入的。

优选的,步骤(2)中调节PH为调节PH至6.5-7.2。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高压蒸汽灭菌时间为10-20min。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5-28℃,培养为无光照培养,培养时间为5-7d。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超声回流提取温度为80-100℃,提取时间为每次1-2h,提取次数为3-5次。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冷冻离心温度为-10--4℃,步骤(5)中两次离心及步骤(6)中的离心速度均为4000-8000r/min,离心时间均为10-20min。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的添加活性碳的沸水中,活性碳的质量浓度为1-3%。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的透析膜为截留分子量为6000-8000的半透膜,所述的乙醇浓度为65-8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

1.氮源是虫草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由于虫草菌在原寄主蝙蝠蛾幼虫体内长期寄生,已适应对动物类蛋白的吸收利用,而对植物类蛋白吸收较差,导致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及生物量低于动物氮源。因此,本发明中将蛋白胨或蚕蛹粉等作为固态培养基的氮源,可提高虫草菌丝体及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鼎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5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