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及其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2221.1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孝幸;近藤真实;增永圣二;津下圣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00;F16H61/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液压 控制 操作 生成 设备 及其 | ||
1.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接合装置(CL1、CL2、BK1、BK2、BK3、F),所述接合装置(CL1、CL2、BK1、BK2、BK3、F)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响应于工作油室中的压紧压力而运行;
液压控制电路,所述液压控制电路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压紧压力;
变速器ECU(2),所述变速器ECU(2)被构造成:
通过根据目标挡位而接合或分离相应的接合装置而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变换到所述目标挡位,并且
基于液压模型而执行压紧控制,所述压紧控制是用于把要受到接合控制的所述接合装置设定为处于刚好在接合状态之前的待机状态中的控制;和
控制操作量生成ECU(1),所述控制操作量生成ECU(1)被构造成:
计算具有所述压紧控制的n个液压控制阶段的液压模型,所述n等于或大于2,每个液压控制阶段都由液压指令值和所述液压指令值的输出时间的组合构成,并且,计算出的液压模型是将用于实现所述压紧控制的目标执行时间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待机状态的活塞冲程末端压力的所述压紧压力的液压指令值和所述液压指令值的输出时间确定为控制操作量的模型,
生成2n-1个控制操作量,所述2n-1个控制操作量是通过从所述n个液压控制阶段的2n个控制操作量排除一个液压控制阶段的输出时间获得的控制操作量,
计算关于压紧进度的2n-2个约束条件,并且
基于所述目标执行时间、所述活塞冲程末端压力和所述2n-2个约束条件来生成所述2n-1个控制操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由n-1个位置中的压紧进度以及所述n-1个位置中的所述压紧进度的时间微分值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由2n-2个位置中的所述压紧进度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进度是不小于0且不大于1的值,并且
所述控制操作量生成ECU(1)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活塞的冲程量、被供应给所述工作油室的工作油量以及所述压紧压力中的至少一个来计算所述压紧进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压控制阶段都由所述液压指令值的阶跃波形、所述液压指令值的扫描波形或者所述阶跃波形和所述扫描波形的组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操作量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波形的所述液压指令值包括指示在所述液压指令值的输出时间内的液压梯度的信息。
7.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接合装置(CL1、CL2、BK1、BK2、BK3、F),所述接合装置(CL1、CL2、BK1、BK2、BK3、F)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响应于工作油室中的压紧压力而运行;
液压控制电路,所述液压控制电路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压紧压力;和
至少一个ECU,所述至少一个ECU被构造成:
(ⅰ)通过根据目标挡位而接合或分离相应的接合装置而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变换到所述目标挡位,
(ⅱ)基于液压模型而执行压紧控制,所述压紧控制是用于把要受到接合控制的所述接合装置设定为处于刚好在接合状态之前的待机状态中的控制,
(ⅲ)计算具有所述压紧控制的n个液压控制阶段的液压模型,所述n等于或大于2,每个液压控制阶段都由液压指令值和所述液压指令值的输出时间的组合构成,计算出的液压模型是将用于实现目标执行时间以及用于保持所述待机状态的活塞冲程末端压力的所述压紧压力的液压指令值和所述液压指令值的输出时间确定为控制操作量的液压模型,
(ⅳ)计算关于压紧进度的2n-2个约束条件,并且
(ⅴ)基于所述目标执行时间、所述活塞冲程末端压力以及所述2n-2个约束条件来生成2n-1个控制操作量,所述2n-1个控制操作量是通过从所述n个液压控制阶段的2n个控制操作量排除一个液压控制阶段的输出时间获得的控制操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22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