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多肽TAT-836-87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1194.6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韵;岑程;李文琪;李刚;罗丽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8/17;A61K47/62;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高 学习 记忆 能力 多肽 tat 836 87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多肽TAT‑836‑871及其应用。该多肽TAT‑836‑871为如下a1)或a2)或a3):a1)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多肽;a2)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第10‑45位所示的多肽;a3)将a1)或a2)所示的多肽经过1至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衍生多肽。实验证明,该多肽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多肽TAT-836-87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神经系统中,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相连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突触的形成和功能对神经环路和大脑的高级功能至关重要。当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到达突触前,引起突触前递质释放,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引起下游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完成信号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突触的发生、成熟和可塑性对神经环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其分子机制直接关联于学习记忆等大脑高级功能,并在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帕金森氏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突触功能的关键调节机制对于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寻求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如神经型钙粘素(N-cadherin)在突触的发育、突触的靶向识别和突触功能的稳定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神经型钙粘素分布在成熟突触活性带和致密斑周围,一方面通过其胞内段与catenin家族的蛋白形成复合体,连接细胞骨架,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各个结构域与突触前后膜上的受体和通道结合,从而调控受体分子的膜表达和功能等。然而,神经型钙粘素的翻译后调控机制却知之甚少。
蛋白激酶D(Protein kinase D,PKD)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属于钙调蛋白激酶超家族(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aMKs)。在哺乳动物中,PKD包含三个亚型:PKD1、PKD2和PKD3。PKD1是于1994年最先在人和小鼠中克隆得到的亚型。在神经系统中,PKD1在神经元发育早期调控神经元极性的形成;在神经元发育中期,PKD1参与树突囊泡转运和树突分叉的调控。PKD蛋白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高表达和高活性一直持续至神经系统发育晚期和成年之后。因此,探讨PKD1对突触发育和功能的调节机制和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开发相应的提高记忆能力和治疗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用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的多肽,名称为 TAT-836-871,为如下a1)或a2)或a3):
a1)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多肽;
a2)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第10-45位所示的多肽;
a3)a1)或a2)所示的多肽经过1至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衍生多肽。
其中,序列表的序列1由45个氨基酸组成,序列表的序列1的第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将待转运分子导入细胞内甚至是细胞核内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被具有相同作用的其它序列替换;序列表的序列1的第10-45位氨基酸残基构成可以抑制细胞内PKD1与N-cadherin的第836-871位氨基酸序列结合的区域。
编码所述TAT-836-871的核酸分子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任一所述“编码所述TAT-836-871的核酸分子”可为如下1)或2)或3)所示的DNA分子:
1)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