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灯盏花结籽性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39338.4 申请日: 2015-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4871803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发明(设计)人: 岳艳玲;崔海芳;朱海山;杨生超;郭瑛琪;盛鹏;张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杨宏珍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灯盏 花结籽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灯盏花结籽性的方法,属中草药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灯盏花( 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 ),又名灯盏花细辛、短葶飞蓬,为菊科飞蓬属多年生植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痛经活络、消炎止痛、治瘫的功效。临床上主要于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牙痛、感冒等。药化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有灯盏花素、焦袂康酸和咖啡酰类化合物等(胡昌奇等,1985)。目前,国内已有80余家灯盏花制剂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浸膏、胶囊、针剂(水针及冻干粉针)、片剂、冲剂及口服液等六大类,近20个品种(巢艳红等,2010)。

    随着灯盏花市场需求的扩大,野生资源的破坏性采挖及其生境的丧失,造成野生种群个体数量锐减,原料已成为灯盏花药业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末,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了灯盏花的引种驯化研究(余春祥等,2006;马昆等,2005),目前灯盏花已基本实现栽培种种植。

    为扩大灯盏花繁殖系数,谢庆华等利用离体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灯盏花繁殖,繁殖系数可达到7.8。但由于该方法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高,扩繁能力低并未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利用。相比组培扩繁,种子繁殖效率更高,更易创造变异和新品种选育。

    灯盏花染色体为二倍体,核型为2n=2x=18=6m+10sm(2SAT)+2st。种群基因分化系数为GST=0.2798,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部,属异花授粉植物(冯定霞等,2002),灯盏花花粉传播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离机制,从而避免自花授粉(李鹂等,2007)。即使人工克服灯盏花传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离,灯盏花的种子产量依然很低,自交结籽率不足10%。杨生超等研究发现,在灯盏花中存在自交不亲和性,这为灯盏花种子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灯盏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灯盏花种子需求量不断上升,如何提高灯盏花结籽性已成为灯盏花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本发明的提高灯盏花结籽率的方法,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灯盏花结籽困难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灯盏花结籽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步骤如下:

a. 整地施肥:设施内亩施2500-3000kg腐熟厩肥和15-20kg复合肥(N-P-K=15-15-15)作为基肥,深耕至20-25cm深,作畦,畦宽90cm;

b. 育苗移栽: 灯盏花无土育苗,3叶1心时移栽,每穴栽植2株,穴间距7-10cm;

c. NaCl溶液处理克服自交不亲和:配制浓度3%的NaCl溶液,盛装于喷雾器内,于盛花期喷施小花,隔天喷施1次;

d. 混合授粉:NaCl溶液喷施的第二天,同穴不同植株的花朵相互授粉;

e. 根外施肥:第一批植株授粉后7-10天叶面喷施0.05%KH2PO4溶液1次,以后每7-10天喷施1次;

f. 采收:待花下茎出现枯黄进行及时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花头,一手轻轻剪下花头,避免种子脱落。

本发明所用药品为市场购买,品种千山2号由云南千山公司提供,玉溪驯化材料由云南农业大学通过野生驯化获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够明显提高灯盏花结籽率;本方法所用药品、肥料使用浓度低,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药品为市场购买, 品种千山2号由云南千山公司提供,玉溪驯化材料由云南农业大学通过野生驯化获得。

实施例1:

(1)品种:千山2号

(2)整地施肥:设施内亩施3000kg腐熟厩肥和15kg复合肥(N-P-K=15-15-15)作为基肥,深耕至20cm深,作畦,畦宽90cm;

(3)育苗移栽: 漂浮育苗,苗高3.5 cm,3叶1心时移栽,每穴栽植2株,穴间距7cm。

(4)NaCl溶液处理克服自交不亲和:配制浓度3%的NaCl溶液,盛装于喷雾器内,于盛花期喷施小花,隔天喷施1次。

(5)混合授粉: NaCl溶液喷施的第二天,同穴不同植株的花朵相互授粉。

(6)根外施肥:第一批植株授粉后7天叶面喷施0.05%KH2PO4溶液1次,以后每7天喷施1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9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