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还原气氛烧结的高频高介陶瓷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38511.9 | 申请日: | 2015-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红;王梦洁;雷文;吕文中;王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气氛 烧结 高频 陶瓷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元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还原气氛烧结的高频高介陶瓷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指将金属电极层和陶瓷介质交叠在一起,经过高温烧结成一体,再烧制端电极形成得到的电子元件。为获得优异的介电性能,通常MLCC都是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烧结,此时内电极为贵金属钯或银钯合金。由于Pd、Ag的价格较高,使得MLCC的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MLCC生产厂家都在寻求各种方法以降低成本。其中采用如镍、镍合金、铜及铜合金等贱金属来代替贵金属Pd、Ag的思路证实是可行的,并在以BaTiO3为基的低频MLCC中得以应用。在采用贱金属(BME)作为MLCC的内电极时,如果在空气中烧结,虽然介质层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是这些贱金属极易被氧化,所以需要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烧结。而在还原气氛中烧结时,传统的匹配贵金属电极的陶瓷介质材料会发生还原,导致介质层的介电损耗急剧上升、MLCC的绝缘电阻显著下降等电性能的恶化。因此,采用镍或镍合金作为内电极时,要求所用的陶瓷介质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抗还原性,以保证MLCC在还原性气氛中烧结后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元件也不断的向小体积、高容量、高频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对于高频用介电常数在60-100之间的高介陶瓷材料,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中国专利CN03118685.8、CN200310117577.2等,但材料均为在空气中烧结,内电极采用Ag-Pd贵金属,不能满足低成本的要求。如果将这些高介陶瓷材料直接在还原性气氛中与Ni、Cu等贱金属电极共烧时,其介电性能严重恶化,绝缘电阻显著下降。为此,急需对这些高频电容器用高介电常数陶瓷进行改性,提高其抗还原特性,以适应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BME MLCC)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还原的高频高介陶瓷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中通过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的xBaO-yNd2O3-ySm2O3-zTiO2为主晶相材料,并采用适当配料比和具体类型的添加剂来进行改性设计,相应所获得的产品可显著提高其抗还原特性,同时具备烧结温度低、高介电常数和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备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还原的高频高介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纯度均为99.5%以上的主料成分BaCO3、TiO2、Nd2O3和Sm2O3按照下列配料比置于球磨罐中,采用湿法球磨法执行研磨以获得粉料,然后对此粉料予以烘干处理;
(2)将烘干处理后的粉料在1100℃~1200℃的温度下煅烧2小时~4小时,由此合成主晶相BNST,该主晶相BNST的组成结构为xBaO-yNd2O3-ySm2O3-zTiO2,其中x、y和z分别表示自然数;
(3)将步骤(2)所获得的主晶相BNST置于球磨罐中,向内添加选自BaO、CuO、B2O3或BaO、B2O3、MnO2、CuO的一种添加剂,再次采用湿法球磨法执行磨以获得初步产品,然后对此初步产品予以烘干处理;
(4)将烘干处理后的初步产品添加粘结剂并造粒,然后压制成型,最后置入N2-H2-H2O气体组成的还原性气氛中烧结,由此获得最终产品。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湿法球磨法包括:将纯度均为99.5%以上的主料成分BaCO3、Nd2O3、Sm2O3和TiO2按22.96~23.13%、19.57~39.43%、0~20.29%和37.17~37.44%的比例置于球磨罐中,按重量比为物料:去离子水=1:1~2的比例加入球磨介质进行湿法球磨3小时~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8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