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突状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34814.3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卓朗;王晖;王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优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P35/00;A61P1/16;C12N5/10;C12N5/07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王静;丁业平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突 细胞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突状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了一种制备针对肝癌干细胞的人树突状细胞(DC)癌症疫苗方法:用锌指核酸酶技术向肝癌细胞株基因组的AAVSl位点中插入Oct4和Sox2基因;采用肿瘤干细胞球体形成法,从修改过的肝癌细胞中富集了类肝癌干细胞;用类肝癌干细胞冻融裂解液刺激自体血分离制备的树突状细胞得负载肝癌干细胞抗原的抗原递呈DC细胞,建立的肝癌干细胞株能高水平地表达肝癌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显著提升CDl3、CD90和EpCAM等数个肝癌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特异性强;采用的抗原递呈树突状细胞源自自体血、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制备DC细胞癌症疫苗经试用后显著激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效应CTL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突状细胞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HCC)是一种原发性的肝脏恶性肿瘤,在全世界常见的癌症相关死因中名列第三。绝大多数肝细胞癌次发于病毒性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肝硬化(酒精中毒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手术为治愈提供最大的可能,但是只有10-20%的肝癌能彻底被手术根除。很多不能进行肝癌(即HCC)手术或术后发生转移复发的病人会接受化/放疗。不幸的是,HCC是一种对常规化疗药剂抗药性很强的肿瘤,放疗也很少奏效。所以肝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近十年来积累的科学证据显示在包括HCC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被称为癌症干细胞(CSC)或癌症起始细胞(CIC)的一种细胞亚群。CSC数量很少,却具备很强的肿瘤生成能力。CSC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能进行自我更新并产生表型多样的肿瘤细胞群。这些肿瘤生成细胞对维持肿瘤生长和启动远距离转移起关键作用。在临床方面,CSC被认为是肿瘤对主要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在对原发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和放疗化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病例很常见。这有可能是因为手术及放化疗手段均未能成功地消灭CSC,而导致CSC再次催生恶性肿瘤。现有许多的肿瘤免疫疗法都是针对已分化的肿瘤细胞的抗原。这些抗原可能只是选择性的在分化的肿瘤细胞表达,CSC并不一定表达这些抗原,因此CSC能逃过这些免疫治疗的捕杀。很多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是HCC生成、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肝细胞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以CSC为目标的治疗策略是阻止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键手段。
致癌性转化和通过重新编程所引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之间的高度相似性已在医学界引起一定的关注:即二者都可以被一系列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修饰诱导和利用类似的基因调控网络。从体细胞分化为多能干细胞过程中,细胞获得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的活动属性,这两个特点对于癌细胞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多能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与多种类型的肿瘤,以及它们在致癌性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有共同之处,也就是说多能干细胞重编程与致癌性转化利用了一些共同机制。Oct4的异位表达可依赖剂量性地增加胚胎干细胞的恶性癌变潜能,足以诱导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的形成。SOX2被确定为放大的宗族生存基因,它存在于肺和食管鳞状癌细胞中。多能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加通常会在分化状况差的肿瘤细胞中被检查出来。这表明了这些肿瘤细胞已经拥有了未分化过的干细胞特性。在临床上,亚型癌症的Oct4和Sox2表达的增加与侵袭性病程相关,如未分化的组织、抵抗治疗、转移、复发、缩短患者的生存率。因为这些相关性,这两种蛋白已被提议作为长时间后复发和患者预后出现不良状况的新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优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优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