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皮消的繁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32871.8 | 申请日: | 2015-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衡宇;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皮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皮消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包括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地皮消外植体先后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同步培养的步骤。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地皮消属植物无性快繁中常见的玻璃化现象,且成本低、时间短、质量和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繁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皮消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地皮消Pararuellia delavayana为爵床科(Acanthaceae)地皮消属(Pararuellia)多年生草本,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是我国特有药用植物,产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及贵州,生于海拔750-3000m的山地草坡、疏林下。地皮消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等功效,主治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瘰疬、脓肿疮毒、骨折等。在云南寻甸、石林、弥勒等原生地,当地人称地皮消为“小奇药”,用于感冒发热、跌打损伤、腰膝酸痛等。水煎服用于感冒发热;用白酒浸泡成为药酒温热外擦治跌打损伤;治腰膝酸痛,则直接服用药酒。
地皮消通常以种子为繁殖单位,但其种子萌发率低,种子苗生长缓慢、后代变异大,并受到萌发季节的限制,难以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基因型背景一致)种植和高药效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成本低、时间短、质量和成活率高,且能将优良性状固定下来的无性繁殖方法来扩大地皮消种苗的繁殖量,进行地皮消高品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以满足种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地皮消现有繁殖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质优量大的地皮消无性种苗方法,该方法为保护地皮消野生资源和发展人工种植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可将优良性状予以固定,提供基因型背景一致的优质种苗以满足人工种植的需求。
一种地皮消的繁殖方法,包括将消毒灭菌处理后地皮消外植体先后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同步培养步骤。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地皮消的繁殖方法,所述愈伤组织诱导的步骤包括:
步骤1:将消毒灭菌处理后地皮消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A中:
培养条件:在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温度控制在22±1℃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20d后出现质地紧密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20d后愈伤组织分化出大量致密丛生芽,此时将丛生芽切割为3-5株一丛,转接至相同的新培养基A中继续培养20d,丛生芽繁殖生长为增殖芽;
其中,所述外植体为生长健壮的野生植株带芽茎段,按1.5-2.0cm长度切取。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地皮消的繁殖方法,所述丛芽发生和增殖同步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将步骤1培养的增殖芽切割为3-5株一丛,转接至培养基B中:
培养条件:在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温度控制在22±1℃的条件下继续培养40d;
步骤3:将步骤2培养的增殖芽按40d的生长周期轮流接入培养基A和培养基B中进行增殖,直到丛芽高3-4cm;
步骤4:取步骤3丛芽中高3-4cm的健壮主苗接种于培养基C中:
培养条件:在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温度控制在22±1℃的条件下,培养45d获得苗壮根粗的生根苗;
步骤5:取步骤4中6-8cm高的生根苗置于室温下炼苗3d后,从培养基中取出幼苗,将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放入质量浓度0.1-0.2%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3min,后移栽至消毒后的腐殖质中保温保湿培养,生长30d后,即得移栽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2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带茸毛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消毒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产蔬菜养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