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电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2709.6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索建国;陈敏坚;孙宁;王秋红;郭瑾玉;张彦林;林平;张海丰;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0 | 分类号: | B60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电头 装置 | ||
1.一种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集电头驱动机构;
侧向受电组件,其通过旋转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一侧集成有多道横向电极,所述电极以上下间隔的方式平行分布;
导向组件,连接于所述旋转连接件的旋转部,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和/或侧向受电组件的上方,所述导向组件上设有滚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弹簧悬挂装置,包括:
连接板,其上设有左轴孔和右轴孔;
活动支架,通过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与所述连接板上下滑动连接;
支撑弹簧,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活动支架之间,其一端支撑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支撑于所述活动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孔与左支撑轴之间以及所述右轴孔与右支撑轴之间分别设有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调整螺钉,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支撑于所述调整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
支架,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组件;
受电组件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侧向受电组件;
万向连接件,其固定部连接所述支架,万向旋转部连接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件为球关节活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件包括连接轴和万向轴承,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套与所述万向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万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上设有导向组件安装板,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导向组件安装板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弹性恢复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与受电组件安装板之间,用于保持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支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恢复装置包括:
第一弹性支撑销,分左右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万向连接件以上的位置,其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架,伸缩端支撑于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
第二弹性支撑销,分左右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万向连接件以下的位置,其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架,伸缩端支撑于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
第三弹性支撑销,分左右纵向布置,其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架,伸缩端向上支撑于所述受电组件安装板上与之相对应的水平支撑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2、3、5、6、7或8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轮盘支架,所述轮盘支架在周向上向外延伸有径向支臂,所述支臂的末端分别设有支撑盘,各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设有能够自由滚动的滚珠或滚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2、3、5、6、7或8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受电组件设有绝缘隔板,各所述电极分别通过两端的缓冲器安装于所述绝缘隔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伸缩轴、外壳以及在所述外壳内部弹性连接所述伸缩轴和外壳的弹簧,所述外壳或伸缩轴连接所述电极,所述伸缩轴或外壳连接所述绝缘隔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极的缓冲器之间通过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缓冲器相铰接,中部与所述绝缘隔板相铰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电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的电极安装侧设有与各所述电极相对应的横向过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27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功率补偿和能量回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