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1021.6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保;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彩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48;H01M4/587;H01M10/0525;B82Y30/00;H01M4/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球状 活性 物质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其特征在于,该球状活性物质粒子至少包含导电性的纤维状碳和微纳米尺度的活性物质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其特征在于,微纳米尺度的活性物质颗粒至少包括,硅基材料及其氧化物、Sn基材料及其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其特征在于,纤维状碳包括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炭纤维等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其特征在于,球状活性物质粒子还包括碳源;所述的碳源、纤维状碳以及活性物质颗粒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制成球状。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纳米尺度的活性物质颗粒与具有导电性的纤维状碳混合分散在溶剂中,而后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喷雾加热干燥,即可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
6.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纳米尺度的活性物质颗粒与具有导电性的纤维状碳混合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碳源后,经喷雾干燥,得到纳米颗粒/纤维状碳/碳源球形颗粒;之后将所述的纳米颗粒/纤维状碳/碳源球形颗粒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煅烧,最终得到纳米颗粒/纤维状碳/碳球形颗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纳米尺度的活性物质与纤维状碳的质量比在1∶5到5∶1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源的质量与纳米颗粒和纤维状碳总质量之比在1∶5到5∶1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球状活性物质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聚乙二醇、葡萄糖、聚乙烯醇、蔗糖、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腈、聚吡咯、酚醛树脂、沥青中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的负极及其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彩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彩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10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