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地制造具有至少一个构件棱边的板形件的模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1890.0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A.马特韦夫;R.施特鲁克;J.卡派;T.伯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制造 具有 至少 一个 构件 板形件 模具 方法 | ||
1.一种用于成型地制造具有至少一个构件棱边的板形件的模具(100),其包括模具下部(120)和模具上部(110),其中,这些模具部分(110,120)中的至少一个的腔(113,123)构造有用于在待制造的所述板形件处产生这样的构件棱边的至少一个模具棱边(125),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这样的模具棱边(125)旁边,在同一模具部分(120)中和/或在另一模具部分(110)中布置有能够主动控制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140),利用其在成型过程期间能够阻止或至少能够减少可能的至所述模具棱边(125)的板材料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41)和用于主动地操纵所述保持元件(141)的能够控制的至少一个促动器(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与所述模具棱边(125)的距离不多于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与所述模具棱边(125)的距离不多于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与所述模具棱边(125)的距离不多于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棱边(125)的两侧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包括布置在所述模具棱边(125)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测量装置(150)用于检测所述板材料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布置在所述模具部分(120;110)中的一个中而所述测量装置(150)布置在另一模具部分(110;120)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150)布置于在所述模具棱边(125)两侧布置的保持装置(14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150)布置于在所述模具棱边(125)两侧布置的保持装置(14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0),其包括用于操控所述保持装置(140)的控制装置。
12.一种用于利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0)制造具有至少一个构件棱边的板形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过程期间借助于至少一个测量装置(150)来检测在至少一个模具棱边(125)的区域中可能的板材料流且由此来测定用于激活布置在所述模具棱边(125)旁边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140)的必要的激活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40)的激活在调节回路中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18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